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谈山穷水尽疑无路,曲径通幽天地宽——关于阅读教学指导感悟现状的探索
2016-04-13 19:03:57 安装信息网

相关链接: 台湾论文网 台湾资讯网

摘要:当前,由于部分教师认识的偏颇,感悟的“尴尬”体现为:“空”、“虚”、“假”的感悟。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感悟是一种洞悉性的领悟。一方面,它是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的,强调“自得自悟”,另一方面,感悟仍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和作用。适当而有效地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1、引导潜心涵咏;2、引导联系语境;3、引导比较品评;4、引导丰富想像;5、引导切已体察。
论文关键词:潜心涵咏,联系语境,比较品评,丰富想像,切已体察
  山穷水尽疑无路——遭遇感悟的“尴尬”与“失落”
  感悟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智商与知识层次及至外界启发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感悟能力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可以培养的。静心观察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出于对感悟的理解偏颇,导致感悟失落,教学无效,不少学生的感悟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致使感悟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尴尬”境地。
  一、万马齐喑究可哀——放任自读“空”感悟
  【案例1】《艾滋病小斗士》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快速默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感悟到了什么?
  生:(无人举手,或翻着书寻找答案,或低头不语,或偷眼四望。)
  师:怎么会没有感悟呢?再好好想想!
  生:(仍无人举手)
  师:(急了)再默读课文,好好想想!
  过了几分钟,总算有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
  生:小恩科西很坚强。
  师:很好。还有吗?
  ……
  生:老师,课文说小恩科西“终于”离开了我们,“终于”是指费劲努力才达到目的。用在这里感到好像盼望他死去似的,为什么这儿用了“终于”这个词呢?
  师:(显然没有预料,有些慌乱,随后微笑着)答案就在书里,自己去朗读感悟,看看能不能理解。
  结果学生读来读去,仍读不出个所以然,教师也一直没有指导解疑。下课我问那个学生,他说没有找到答案。
  【反思】快速默读,仅仅是快速默读,学生还没来得及和文本进行亲密接触,怎能读出感悟?再者,老师在疑难处、甚至是关键处,没有点拨与引导,而是津津乐道于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出体会来,读出韵味来。 对于阅历较浅的小学生来讲,“自己读”真的可以解决那么多问题吗?没有走进作者心灵世界的朗读,怎能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浅尝辄止“虚”感悟
  【案例2】《雨点》教学片段
  师:雨点在池塘里干什么?
  生:雨点在池塘里睡觉。
  师:雨点在小溪里干什么?
  生:雨点在小溪里散步。
  师:谁知道“睡觉”是什么样子?做一做动作。“散步”又是什么意思?
  生表演,然后做动作读书。
  “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这些字面上的意思,学生一读就明白了。而“睡觉”“散步”在课文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才是学生不容易发现的。但是教师仅仅就文论文地带学生梳理了课文内容,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因此,学生也无法走进课文深处,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种感悟是虚的,是浅尝辄止的。
  三、多少楼台烟雨中——零敲碎打“假”感悟
  【案例3】《司马光》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第二节,看看一共有几句话?
  生:这一段有四句话。
  师:第一句话是说什么?
  生:有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里。
  师:谁知道他是怎么掉进去的?
  生:他是一不小心掉进去的。
  师:你能读出“一不小心”的感觉吗?
  指名读第一句。
  师:别的小朋友都怎样呀?
  生:都慌了。
  师: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他们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师: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来练读这一句。
  指名读。
  师:你还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句话吗?
  师:那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生:他没有慌,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师: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不慌。
  生:聪明。
  师:那个掉进缸里的孩子最后怎样了?
  生:掉进缸里的孩子得救了。
  上述案例中,仅几十字的四句话,教师提出了不下十个问题,学生被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一问一答,围着课文绕了十几个圈子,而用于读课文的时间仅不到两分钟。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师又缺乏深层次的引导点拨,因此,学生读的七零八落,悟的一头雾水,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曲径通幽天地宽——追求感悟的“真实”与“有效”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应从哪些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感悟,是指在与文本进行充满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对话中,学生凭借语文和语境直觉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种过程有别于一般的感受,它是一种洞悉性的领悟。一方面,它是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的,强调“自得自悟”,另一方面,感悟仍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和作用。教师适当而有效地指导,可以催生感悟,并推动感悟的深化。以下谈谈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感悟的几点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涵咏工夫兴味长——引导潜心涵咏,感悟文本。
  【案例3】《海伦·凯勒》教学片段
  (一)师:海伦是一个怎样孩子?她留给你什么印象?(生轻声初读)
  生:我感觉海伦是个很不幸的孩子,小小年纪就遭遇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厄运。
  生:我也感觉到她的不幸,但我更觉得她是一个很勇敢的孩子。
  师:说说理由。
  生:她没有因为看不见,听不到就不想生活下去了,而是非常努力地学盲文、学说话。
  生:她给我的印象也是非常坚强。
  生:海伦是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孩子。不仅想学好盲文,还要开口学说话。
  ……
  (二)师:是的,从课文里我们知道了小海伦的不幸,我们更能感受她的坚强勇敢,又是哪些词句让你的心触摸到她的不屈不挠和坚强勇敢呢?
  (默读,边读边做记号)
  生: 我从这几个词感觉到她的不屈:“她拼命的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生:我能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海伦的坚强和不屈不挠:“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生:还有:“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三)师:出示片段
  “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师:默默读,慢慢品,这样的情景让你感觉到海伦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生再次默读片段)
  生:海伦想象中的情景非常美。
  生:我感觉她虽然看不见,但是脑海里有一个非常美的世界。
  生:她想象中,她身边所有的东西都非常美。其实她的面前只是一片黑暗。为什么她能把令人恐惧的无边的黑暗想得这样美丽?
  生:我觉得那是因为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生:因为她非常乐观,也非常开朗。
  生:她用她的手触摸这个世界,但是却是用心感受这个世界。
  生: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生:她不仅从不幸中站起来,而且有把自己的爱倾注到了其他的残疾人身上。
  生:在她的眼里,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她自己心灵是美的。
  生:我看过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很感人。 她后来取得各种成就,她并没有陶醉在成功里,而是到世界各地演讲和参加各种公益事业,也证实了海伦拥有美丽的、充满爱的心灵。
  ……
  师:不错!这样的文字让我们体会到是温馨,是暖暖的爱,是一颗纯洁的心灵!现在,你眼里的海伦,她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
  生:有不幸,但是不屈服,顽强、进取,心中有爱的人。
  生:她乐观,她美丽!她的传奇的人生更是美丽的,她的不幸成就了她虽然坎坷但富足的一生。
  生:现在我看她,不是不幸,是一种更大的幸福。因为她活得快乐,活得充实。她比健康的人更健康!
  ……
  因为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它是不能告诉的,不能灌输的,不能复制的,感悟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不进行层层分析和推理,不是靠对课文情节的条分缕析、推理论证获得,而是通过对文本的直感直觉才实现的,所以“潜心涵泳'乃是感悟的前提和基础。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策略。涵泳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书当作水,学生投入其中,如鱼得水,如水浇注自己的心田、心花,得到滋润和养料。涵咏就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潜心涵咏,就是面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引导学生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去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有时虽然不怎么能说得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潜心涵泳。真正的感悟,其实都来自学生的潜心涵泳。在这个案例中,在学生的潜心阅读、体味,专心的咀嚼下,不仅挖掘出如此生动又具有人性化的海伦的形象,而且增加了学生丰厚的生活内涵。
  二、处处留心皆学问——引导联系语境,感悟文本。
  【案例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段(引导学生感悟老人形象)
  师:这位老人给你的外表印象是什么?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生: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我看出老人衣着朴素。
  生: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我觉得老人很有活力,虽然饱经风霜,却精神矍烁。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老人的外表让我们感觉他朴素、有活力。老人与作者的一番交往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格?读一读有关语句,再品味一下。
  生:老人十分热情,邀请我去喝茶。
  生:老人勤劳,不怕累,天游峰的石阶让游人望而却步,而老人一天扫一个来回,让人吃惊。
  师:你们又读出了老人热情勤劳的性格。再想一想,老人为什么要留在天游峰上当扫路人?他的语言体现出怎样的内心境界?请用心品读老人的语言,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生:老人留下来是因为他喜爱大自然,热爱自然生活。“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蔬菜,你说,我能舍得走吗?”
  生:老人乐观,豁达,把劳动当享受。“扫一扫,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生:老人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再活三十年。“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师:同学们体会到了老人甘于平凡,充满自信的内心世界。如果三十年后,两人再相见会是怎样的情景?想象一下,写一写?
  生:写后交流。
  感悟是在个体受到语言和语境的触发后才产生的,离开了对语言和语境的感知,就不可能有感悟,语境一般包含三个层面,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一层面的语境;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二层面的语境;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三层面的语境。这里所谈的联系语境,主要是指第一、第二层面的语境。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是很难有所感悟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气脉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这样,联系语境去感悟,就成为一种基本策略了。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推进,由表及里,拓展了学生的感悟背景,丰富了学生的感悟积累,打通学生的感悟管道,在词与词,句与句,文与文之间审视和观照其相互关系,从而使学生对于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形象获得了整体层面上的认识。
  三、斟酌推敲妙趣生——引导比较品评,感悟文本。
  【案例4】《荷花》教学片段
  师:(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生:齐读句子。
  师:引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生:冒出来。
  师:这句话中哪一个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了?
  生:冒。
  师:同学们,你能给“冒“换个词吗?
  生:钻
  师:恩,白荷花,你扒开荷叶钻出来了!
  生:探
  师:白荷花,羞答答啊,悄悄地探出小脑袋了啊!
  生:窜
  师:白荷花,你这么急干吗呀,来不及了吗?
  师:同学们,你们都换得很棒,原来“冒”在我们心里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啊,那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想干什么呀?
  师:这朵白荷花,你说你这么急切地出来干吗呢?
  生:我想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师:那朵白荷花呢?
  生:我要出来跟其他的荷花比美。
  师:其他的白荷花也想说吗?
  生:我在底下好闷,想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生:我想展示我的美姿,让人们尽情地观赏。
  师:真是一朵美丽的荷花呀!
  ……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往往一个最简单的字词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教学时,可以通过比较、调换等形式引导学生揣摩简单的词语背后蕴涵的丰富内涵,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在斟酌推敲之间,学生会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朗读并感悟到“冒”这个动词后,教者引导孩子反复推敲词语,找出近义词,并加以比较,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品评,学生感悟到了其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丰富想像,感悟文本。
  【案例5】《郑和远航》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一次化险为夷。
  师:在这句话中,有几个成语,大家注意到了吗?
  生:镇定自若、波峰浪谷、化险为夷。
  师:请同学们闭眼想像,从这几个词中,你分别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郑和气宇昂扬地立于船头,一脸镇定指挥着士兵,士兵们秩序井然,整个船队齐心协力同巨浪斗争。'
  生:“我仿佛看到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海水咆哮,像脱缰的野马,疯狂地撕咬着船只,而船队却如履平地。'
  生:“我仿佛看到士兵们战胜风浪后一齐欢呼,庆贺他们的胜利。'
  ……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文字的意境是文字本身的内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让学生凭借想象感悟到文字中的形象感,真实感,情味感、立体感,走进文字的意境,丰富阅读的内心世界,再将自己的语言作出充满意境的表述。叶谰老师也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课文中的这句话描述得平淡无奇,但其中的激情已通过“镇定自若”、“波峰浪谷”、“化险为夷”词有了突出体现,但只凭读是领悟不到词句背后的风景的。必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像中去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闭眼想像,“从这几个词中,你分别看到了什么?”于是这几个词所描绘的场景在学生展开想像的过程中,立起来了,活起来了,动起来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像,把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
  五、文章自得方为贵——引导切已体察,感悟文本。
  【案例6】《台湾的蝴蝶谷》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就是蝴蝶,边读书边做动作。
  生:做动作读书。
  师:小蝴蝶,你从哪里来?
  师:小蝴蝶,你经过了哪些地方?
  生:我经过了花丛、树林、小溪。
  师:小蝴蝶,你为什么经过“花丛”时是“飞过”?
  生:花丛很漂亮啊,我在花丛中飞过,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很开心。
  师:小蝴蝶,我知道了,你有时飞得比花高,有时飞得比花低,所以是“飞过”。那为什么经过树林时是“穿过”?
  生:树林比我高,我只能“穿”过啊。
  师:好聪明的小蝴蝶,那为什么经过“小溪”时是“越过”?
  生:小溪比我矮啊!当然是越过。
  师:小蝴蝶们,你们为什么急急忙忙地“赶”?
  生:我忙着去参加聚会啊.
  生:我怕我去晚了赶不上和朋友相见了。
  师:小蝴蝶们,赶路这么辛苦,你们在赶路时心情怎么样?觉得累了吗?
  生:不累,我很快乐。
  生:我感到幸福。
  生:我觉得自己很有力量。
  师:小蝴蝶们,把我们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吧!
  生:大声练读。指名读。
  切已体察,就是反躬自省,就是从自己身上求取。只有真正从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才是真感悟。所谓“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结岂是真?”切已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本案例中,让学生暂时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与作品的表现对象同喜怒,共哀乐,借助角色效应,缩短与对象的距离,增强了情感体验和领悟。这种设身处地的角色体验,不仅让学生易于领悟对象的言行所内蕴的情感,对描写对象言行的语言形式也易于领悟其妙处。
  总之,感悟,即因感动而醒悟,因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能力是阅读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体现,指导感悟之径虽曲曲折折,但若广大教师潜心探之,曲径亦通幽。如此一来,我们的语文课上也会呈现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精彩,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同化境界,学生的生命与灵性的张扬也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天地无限。

关键字:教育,台湾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