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浅谈从在校高职大学生入伍动机谈国防教育_对策

论文导读::但是在谈到入伍动机时。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不足。提高高职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
论文关键词:入伍动机,国防教育,对策

  一、我国兵役制度的发展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承担军事任务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它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国家的经济情况、政治制度和军事需要而变化。从建国起,我国一共经历过了1955年的义务兵役制, 1978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1984年的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1999年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可以说,建国60周年来,兵役制度经历了四次较大的调整,尤其是从1999年至今,兵役制正经历从以农村青年和城镇待业青年为兵员主体到以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为兵员主体的调整。鼓励在校大学生报名参军,对于加快我军现代化建设,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部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2008年征集对象主体的改革背景
  根据我国兵役制度的发展与要求,从2008年开始,我国兵员征集对象又进行了大的调整,兵员征集对象主体为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这也是落实胡锦涛主席科技强军思想。
  我国征兵政策的改革,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首先,军队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兵员;其次,近年来国民教育飞速发展对策,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期,这也为我军提升兵员层次奠定了基础。2008年国防部征兵办公室统计,我国2008年大专以上毕业生已达500多万人,这为部队征集兵员提供了一个庞大的高素质青年群体。而近年来的就业压力,特别是金融危机影响下就业竞争不断增强,也促使有意愿的大学生争相入伍。但是在征兵工作中也暴露了学生参军入伍的一些想法与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三、关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参军入伍调研报告
  (一)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男性毕业生参军问卷调查表
  
  (二)问卷调查分析
  2011年3月,我院对在校200名应届男性毕业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了参军问题的调查分析,总体感觉良好。调查显示,高职在校大学生参军热情高,思想基础好,整体素质相对比较好,但是在谈到入伍动机时,不少学生都掩饰不住自己的功利取向,大部分同学都是把参军入伍当做实现个人愿望的跳板,现对本次调查做如下分析报告。
  (三)入伍动机类型
  1.理想型
  问卷显示,13%的在校高职生从小就崇拜军人,向往部队的生活,并怀有立志从戎的理想,还有34%的在校生,对部队、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希望能到军旅中体验生活,有23%的被调查学生希望到参军后能实现考军官或读军校、入党、立功、提干,能更好地改变个人甚至家庭命运和地位。
  2.实现曲线就业型
  调查显示,有37%的被访学生认为参军的目的是因为退伍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在社会的竞争尤为激烈,就业压力大,自己的知识、学习、能力和一般的本科院校、重点高校明显存在不足,因此要想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好工作是比较难的。还有的认为,因毕业后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通过当兵谋取就业资本,回去后,当地会安排一份好工作。
  3.优抚政策、工资待遇吸引型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压力更大,找份工作不难,但是找份薪水、待遇满意的工作却很难。从我院2008-2010年的就业情况看,一次性就业率比往年偏低。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在和平年代的部队条件优越,工资待遇高,环境好杂志网。加上今年来,国家对入伍大学生的优抚政策不断提高与改善。在每年的现场征兵咨询会上,学生更多是关注国家的优抚政策。确实,一名在校应届毕业生入伍后,可以领取一笔不菲的优抚金对策,几万元的补偿,这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尤其是真好比雪中送炭。
  据显示,仅有12%的学生认为报名参军是尽公民的义务,有60%的学生不愿到高原、边疆、海岛等艰苦地区服役。社会责任和国防意识决定了行为选择。同时这也暴露出当代高职大学生国防认识已经逐渐弱化,因此认真搞好高职学生的国防教(四)问题思考调查数育,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国防意识,已成为我们面临的刻不容缓需待解决重要的课题。
  四、高职学生国防意识弱化的主要原因
  (一)长期和平环境使国民的国防观念逐渐淡化
  当前,和平与发展仍将是世界的主题。我国正处在和平建设时期,二十多年无战事。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大学生们缺乏对战争起码的感性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建设的大局,经济效益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焦点,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向经济领域倾斜。从上到下,越来越感觉到轻视国防、放松国防建设的情绪和现象,这与当年“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的全民皆兵,举国尚武的时代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二)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自2008年来,越来越多的“90”出生的高职学生,已迈入校园。“90后”生活在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 他们远离炮火,身居浮躁的闹市,对献身偏远的边疆,或扎根艰苦的海岛,或驻扎贫瘠的高原,已经很淡化。尤其令人堪忧的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对待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态度和国防意识比较淡薄,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本身有着生源层次不高、类型复杂的特点。而学校,更侧重于学生的培养职业道德,掌握操作技能和业务能力。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他们的价值取向转向更多地关注于“牛奶和面包”,而不是责任和祖国。
  (三)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不足
  首先,国防师资队伍薄弱。从90年代末,随着高职院校的兴起,高职院校无论是从学校规模还是学生的人数都可说占据高校的半壁江山,但是军事师资队伍的质量、数量、结构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高职院校。据了解,对于教育部规定的36学时的军事理论课,由于受各自条件影响,能按纲施教进行授课的高职院校并不多,多数学校没有把军事理论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教学时数也远远没有达到《大纲》规定的36学时。课时的压缩,课程安排的随意性,导致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学生在学校受到的国防教育自然得不到根本保障。其次对策,由于学校对国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高职院校国防教师队伍配备不强,加上军事理论教师的职称无专有系列,国防教育教师得不到公平的职称晋升,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国防教育呈现应付了事的现象。
  五、提高高职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高职生国防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培养
  在我们对入伍动机的调查中,仅有12%的学生认为参军入伍是尽公民义务。由此可见,现在大学生对国防的忧患意识与责任认识极为弱化。那么,如何提升国防意识呢?笔者认为其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是否有忧患意识。一支没有忧患意识的军队是注定要被消灭的,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注定要被侵略的,而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高校大学生更是不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竞争和中国国防安全需要的。离开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个人的光荣与梦想就无从谈起。对于我国现在面临周边环境的威胁,高职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东西方文明较量日趋白热化的时候,这种清醒的认识更有助于提升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竞争力。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中,重技能、轻素质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每年,各种职业技能大赛铺满校园、相比全民皆兵举国尚武的时代,国防教育就显更加弱化。
  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与渠道培养高职生国防的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自己的祖国、保卫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公民责无旁贷的责任。我国《宪法》、《兵役法》、《教育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对此早已对公民国防责任做了明确的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二)营造“爱军尚武”的社会风尚。
  首先,国家、社会要从各种渠道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舆论宣传。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传播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渠道。其次作为教育第一战线,学校更要发挥其教育重地这一场所的功能,发扬“爱军尚武”的优良传统,真正把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和巩固置于良好的社会风尚之中。高校的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本身都涵盖着国防教育的内容,如新生军训、校园文化建设、征集新兵、“两课”教学、都是进行国防教育的最佳着力点。最具体的可以在《形势政策》、《两课》、或《大学语文》的教学增添一些具有强化尚武精神的古今中外的诗词或文学作品杂志网。
  (三)确定军事理论课在教学学科中的独特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国防意识的教育水平
  首先要确定军事理论课在教学学科中的独特地位。为了使大学生了解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在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前提下,必须把学习军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门正规学科。而不能把国防教育当作阶段性任务,仅仅满足于“讲课”和“考试”。
  其次是重视军事理论的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保证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最有效措施。在做法上,学校应与专业教师队伍看齐,加强重视军事教师队伍建设,并将其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军事教师的选配、培训任务,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军事教师队伍。
    第三,国家应尽快制定普通高校军事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职称的评聘在参考其他学科的基础上,结合本课程的特殊性对策,适当地放宽标准。通过评聘一定比例的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军事教师,培养出一批高校军事课教学学科带头人。要让从事军事理论教研工作的人员感受到劳有所盼,不至于两头落空。因为只有拥有了一流教师队伍才能使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训练等军事学科建设顺利有效地得以贯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普及国防教育和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第四,拓展国防教育形式。课堂理论教学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国防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强制灌输手段之一。如何在学校中积极拓展国防教育的领域和渠道,在创新发展中推进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认为:一要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国防教育工作实现新突破。要以国防教育遍及校园每个角落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在校高职生的国防观念。二要适应形势要求,不断丰富国防教育的内涵。三要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国防教育工作的质量。要坚持以学院领导干部为关键,以广大在校生为基础,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内容,提高质量。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当前,在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初,高职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3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征兵工作条例[Z].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Z]. 1998.
[3]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Z].2002.
[4]毛芳才.《孙子兵法》对新时期国防教育工作的启示[J]. 贺州学院学报,2008,1.
 

关键字:教育,广东,河源,和平县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