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刍议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

目录

摘 要 II
关键词 II
Abstract II
Key words III
1.高血压的病因 1
1.1 高血压的种类 1
1.1.1 原发性高血压 1
1.1.2 继发性高血压 1
1.2 高血压的危害 2
1.2.1 前期危害 2
1.2.2 中后期危害 2
1.2.3 高血压的并发症 2
1.2.4 更年期危害 3
2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3
2.1 利尿降压药 3
2.1.1 利尿降压药的代表药物及作用特点 4
2.1.2 利尿降压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4
2.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4
2.2.1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代表药物及作用特点 4
2.2.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5
2.3钙通道阻滞药 5
2.3.1钙通道阻滞药的代表药物及作用特点 5
2.3.2钙通道阻滞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5
2.4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5
2.4.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的代表药物及作用特点 5
2.4.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6
3 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抗高血压药物 6
3.1 根据高血压程度选择药物 6
3.2 根据患者特点及并发症选择药物 7
4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8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摘 要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其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是在于预防和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因而要求将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并24h保持此水平,切忌波动过大(易伤心、脑、肾等靶器官)。要达到此目标,长时间服用单一种降压药往往难以实现。因此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结合具体病情,根据患者生理病理状况、有无合并症等,联合2种及多种降压药物合理使用,实行个体化给药原则。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抗高血压药的共同作用为降低血压,但不同类别抗高血压药可能有降压以外作用的差别,这些差别是不同病人选用药物时的主要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个体化给药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nti hypertensive drugs
Abstract

Hypertension is a disease that requires lifelong treatment,the goal of treatment is not only to reduce the blood pressure is to prevent and alleviate the damage of target organ,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and prolong life. So the requirements will lower blood pressure to normal or near normal, and 24h to maintain this level, avoid excessive volatility (easy sad, brain, kidney and other target organ). To achieve this goal, long time taking single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refore, the choice of anti hypertension drug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there is no complication, combined with 2 or more antihypertensive drugs reasonable u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administration principle. Antihypertensive drug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erebral apoplex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rt failure and kidney disease. The common role of anti hypertensive medications to lower blood pressure, but different kind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may have other 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 differences, these differences is the different patient selection for main drug reference when.

Key words
Hypertension;Anti hypertensive drugs; Reasonable application; Individual administrati


前言:高血压病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及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十五岁及以上的人口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4%,估计高血压患者已达2.66亿。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呈年轻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5岁到34岁年龄段患病率已达24.4%。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速,高血压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也逐年成上升趋势。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极高的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无论患病率及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快速地增长,其发展趋势令人十分担忧。
1.高血压的病因
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即压强。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而血压也就相应的有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血压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都是指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就是动脉里血液流动的压力。如果成人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即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为141~159mmHg,舒张压为91~94mmHg,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2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存在年轻化趋势,并以每年10%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中,由高血压引发的患病率最高,因此而引发的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对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与繁重的。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对高血压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逐步揭示了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高血压病是在各种外界或内在的不良刺激长期、强烈地作用下,引起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使大脑皮质及中枢神经互相调节、平衡的作用遭到破坏,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皮质下血管舒缩中枢形成了以血管舒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使全身小动脉广泛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增加,血压上升。   
1.1 高血压的种类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1.1.1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饮酒;精神紧张;其他危险因素(年龄、缺乏体力活动等)。
1.1.2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SH),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其共同特点是有确定的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罹患病率只占高血压人群的5%左右,但对高血压人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SH一旦被确诊,部分病例可被手术治愈,即使不能手术治愈,也能针对病因进行正确合理的治疗,从而减少致残率及病死率。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由肾脏病变、大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分泌性病变、脑部疾患及药源性因素引起。发病因素主要有5点: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性肾排钠缺陷有关;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
1.2 高血压的危害
据文献报道,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病因,75%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也是心力衰竭发生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是非高血压患者6倍;高血压还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75%高血压患者是脑卒中所致。高血压常常引起肾脏损害,约25.6%高血压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目前认为,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加重及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因素;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事件发生的致死因素。其危害可分为前期危害;中后期危害;高血压的并发症;更年期危害这四类。
1.2.1 前期危害
前期危害多表现为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心悸气短,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 、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失眠,多为入睡困难、 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肢体麻木,常见手指 、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等。
1.2.2 中后期危害
中后期高血压会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容 易造成血管出现血栓; 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同时会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脑部常见脑出血和 脑梗塞随之使肾萎缩, 然后导致肾功能衰竭。
1.2.3 高血压的并发症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 , 其危害不容小觑,但是许多病人因缺乏应有的自我保健知识,不注意定期监测血压,使得高血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就会受到致命性打击 , 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很多人患有高血压,但是对于高血压的真正危害却并无太多了解。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因素,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老年人因为年老体弱,对高血压的抵抗能力更低。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高血压因左心室负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同时还可还可导致心 、脑 、肾 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 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1.2.4 更年期危害
更年期高血压是属于特殊人群的高血压,临床症状较多,会造成心脏负担加重,引起高血压心脏病,逐渐引起心力衰竭,部分病人可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产生危及生命的心肌梗塞。更年期高血压还会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肾脏缺血,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夜间尿量增多、多尿,甚至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同时会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和脑动脉血栓的形成,也可以出现高血压脑病,这时病人可有脑出血、呕吐、失语、偏瘫,智力减退,记忆力差,易疲劳甚至痴呆或精神异常,甚至昏迷和死亡。以及会导致眼底动脉硬化,引起眼底出血或有渗出物而严重影响视力,严重的导致失明。上述危害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工作、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由于更年期高血压的危害很大,所以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要注重更年期的生活调养,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经常做一些有氧运动。
2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降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 又称抗高血压药。是一类能控制血压、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根据各种药物作用环节及机理的不同,将抗高血压药分为以下几类:
1.利尿降压药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
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β受体阻断药 代表药物: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2)α1受体阻断药 代表药物:哌唑嗪
(3)α和β受体阻断药 代表药物:拉贝洛尔
3.钙通道阻滞药 代表药物: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 代表药物:氯沙坦
5.直接扩张血管药 代表药物:肼屈嗪、硝普钠
6.钾通道开放药 代表药物:米诺地尔   
7.中枢交感神经抑制药 代表药物:可乐定、甲基多巴
8.神经节阻滞药 代表药物:美加明
9.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代表药物:利血平、胍乙啶
治疗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好、毒性低的抗高血压药(一线降压药)有:利尿降压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等几类。
2.1 利尿降压药
利尿药是WHO推荐的一线降压药,常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利尿降压药分强效利尿剂(如速尿)、中效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和弱利尿剂(如保钾利尿剂)三类。此种降压药可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心排血量,并通过利钠功效降低血压。降压功效较弱,起功效较缓慢,但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时常有相加或协同功效,常用作高血压的基础治疗。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这种降压药可影响血液电解质代谢,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此外噻嗪类降压药属于降压药的类型,但是还可干扰糖、脂、和尿酸代谢,故应慎用于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者,禁用于痛风患者。保钾利尿剂因可升高血钾,应尽量避免与ACE抑制剂联合使用,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2.1.1 利尿降压药的代表药物及作用特点
常用药物为噻嗪类,其中以氢氯噻嗪最常用。氢氯噻嗪降压作用温和、持久、可靠、降压过程平稳,长期应用不易发生耐受性。目前认为,用药初期,降压机制是通过排钠利尿,使细胞外液及血容量减少而降压;长期应用使小动脉细胞内低钠,通过Na+–Ca2+交换机制减少Ca2+内流,降低细胞内Ca2+,使血管扩张而降压。
2.1.2 利尿降压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利尿降压药可单用于轻度高血压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治疗各类高血压,联合用药可增强降压作用,并防止其他药物引起的水钠潴留。该药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低血压,引起血脂、血糖及尿酸升高,还能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合用保钾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利尿剂可以降低血容量,减少心排血量,并通过利钠作用使血压下降,降压作用比较缓和,服药2~3周后可稳定发挥降压作用。它尤其适合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以及合并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病人。它的副作用是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血钾降低、糖耐量异常、血尿酸和血胆固醇增高。已患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痛风的病人最好慎用。 使用时应定期检测上述指标。
2.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分为α1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α和β受体阻断药。α1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制为选择性阻断突触后膜α1受体,扩张血管,血压下降,对突出前膜α2受体无影响,降压时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长期应用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β受体阻断药除了用于治疗心率失常、心绞痛外,也是疗效确切的抗高血压药。
2.2.1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代表药物及作用特点
α1受体阻断药的代表药物为哌唑嗪,该药的降压作用中等偏强,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及伴有肾功能障碍者,重度高血压需合用利尿药或或β受体阻滞药,也用于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β受体阻断药代表药物主要有普萘洛尔及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纳多洛尔、吲哚洛尔等。此类药物的降压机制和下列作用有关:1.阻断心肌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而发挥作用。2.阻断肾小球旁器部位的β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从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3.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β2受体,消除正反馈作用,减少NA的释放。4.阻断中枢β受体,抑制外周交感神经张力而降压。
α和β受体阻断药代表药物有拉贝洛尔,该药阻断β1受体的作用比阻断β2受体的作用略强,对α1受体作用弱,对α2受体无作用。阻断β受体,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阻断α1受体,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低,心脏阻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
2.2.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α1受体阻断药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及伴有肾功能障碍者,重度高血压需合用利尿药或或β受体阻滞药,也用于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β受体阻断药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伴有心排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活性增加者以及伴有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者更适宜。该类药物长期使用不能突然停药,以免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支气管哮喘。严重左心室衰竭及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
α和β受体阻断药可用于各型高血压及高血压伴有心绞痛的患者。静脉注射可以治疗高血压危象、妊娠期高血压、嗜铬细胞瘤、麻醉或手术时的高血压。
2.3钙通道阻滞药
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 )也叫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改变。使用历史最长、最普遍的是硝苯地平(心痛定),它是第一代的钙离子拮抗剂。钙拮抗剂是高血压治疗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中国有一半以上服药治疗高血压的患者都用此药。
2.3.1钙通道阻滞药的代表药物及作用特点
钙通道阻滞药代表药物主要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和氨氯地平等。硝苯地平为短效药,可抑制细胞外Ca2+的内流,选择性松弛血管平滑肌。降压时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增高,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较强。尼群地平为中效药作用也硝苯地平相似,对血管平滑肌松弛作用较硝苯地平强,降压作用温和持久。氨氯地平为长效药,该药起效缓和,渐进降压,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每天只需服药一次,降压作用可维持24h,血药浓度较稳定,可减少血压波动造成的器官损伤。
2.3.2钙通道阻滞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钙通道阻滞药可用于各型高血压,可单用或与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ACEI合用,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若使用该类药物的控释剂或缓释剂,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2.4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血压调节及体液的平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用于该系统的药物主要为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药。   
2.4.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的代表药物及作用特点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的主要代表药物为卡托普利,该药是第一个口服有效的ACEI,该类药物的降压机制主要涉及:1.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减少AngⅡ形成,从而减弱AngⅡ收缩血管作用,并减少醛固酮分泌,有利于水、钠排出2.ACE又称激肽酶Ⅱ,能降解缓激肽等,使其失活。抑制ACE,可减少缓激肽降解,提高缓激肽在血中的含量,增强扩张血管效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主要有AT1和AT2两种亚型。AT1主要分布在心血管、肾、肺及神经,对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具有调节作用。AT2主要分布在肾上腺髓质,生理作用尚不完全清楚。该类降压药主要阻断AT1受体,常用药有氯沙坦、缬沙坦、伊白沙坦等。此类药物可直接阻断AngⅡ的缩血管作用而降压,与ACEI相比,选择性更强,不影响缓激肽的降解,对AngⅡ的拮抗作用更完全,不良反应较ACEI少。
2.4.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降压时反射性心率加快,对心排血量没有明显影响、能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脏、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改变、久用不易产生耐受性。卡托普利为主要代表药物,此药为中等强度降压药,可降低外周阻力,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同时可以增加肾血流量。用于各型高血压,降压作用与患者的血浆肾素水平有关,对血浆肾素活性高者疗效较好,尤其适用合并有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重型及顽固性高血压宜于利尿药及β受体阻滞药合用。若久用该类药物可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应定期检查血象。因减少AngⅡ生成的同时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可致高血钾。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主要代表药物为氯沙坦,该药可用于各型高血压,用药3~6日可达到最大降压效果。长期应用还会促进尿酸排泄作用,不良反应较ACEI少,主要有头晕、高血钾和与剂量相关的低位性低血压。
3 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因为高血压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990年心血管病死亡率约为160/10万,而2010年高达260/10万,在十年间使死亡率增加近一倍。我国人民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令人担忧的是,人群中仅有53%的人测过血压,44%的人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只有30%的人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服药率城市为17%,农村为5%;而得到有效控制的城市为4%,农村仅为1%。可见我国高血压流行具有“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不规则服药、不难受不服药等特点。有些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压接近正常,停药后,疾病易出现反复,因此需要长期用药。药物治疗的目标不仅是单纯的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减轻或逆转患者的靶器官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
3.1 根据高血压程度选择药物
根据药物作用及安全性将药物归为3类
Ⅰ类:利尿降压药
Ⅱ类: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Ⅲ类:直接扩张血管药、钾通道开放药、中枢交感神经抑制药
轻度高血压可选择Ⅰ或Ⅱ,如氢氯噻氢、卡托普利、硝苯地平中的一种。中度高血压可采用Ⅰ+Ⅱ或Ⅱ+Ⅱ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如氢氯噻氢合用β受体阻断药。重度高血压可采用Ⅰ+Ⅱ+Ⅲ或Ⅰ+Ⅱ+Ⅱ三药联用,如氢氯噻氢+钙离子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高血压危象及脑病时,宜静脉给药以迅速降低血压,可选用硝普钠、二氮嗪。也可用高效利尿药如呋塞米等,但应注意不可降压过快,以造成重要器官灌流不足。
3.2 根据患者特点及并发症选择药物
(1)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心扩大者,宜用利尿药、卡托普利、哌唑嗪等,不宜用β受体阻断药
(2)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良者,宜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甲基多巴
(3)高血压合并窦性心动过速,年龄在50岁以下者,宜用β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
(4)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用可乐定,不宜用利血平
(5)高血压合并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不宜用β受体阻断药
(6)高血压伴有潜在性糖尿病或痛风者,不宜用噻嗪类利尿药
(7)高血压伴有精神抑郁者,不宜用利血平或甲基多巴
4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要注重个体化治疗原则,患者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不同,存在的靶器官损害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各异,治疗药物自然有别,因此提倡个体化治疗原则。应坚持“最好疗效,最小不良反应”的原则,综合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
1、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实践证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这类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的发生与死亡率。首选长效钙拮抗剂尼群地平。钙拮抗剂治疗可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高龄老人是否要治疗仍有争论,但血压极高者或有靶器官损害者应采用药物治疗。
2 、左室肥厚(LVH): LVH是心脏对慢性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的代偿性反应。目前减轻LVMI的最重要的方法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首选ACEI或ARB。
3、心力衰竭:治疗措施宜合并使用利尿剂及ACEI或ARB。利尿剂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剂量充足的ACEI和β-阻滞剂已在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能降低心衰的死亡率。
4、 冠心病:冠心病病人要避免降压过快而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激活RAS。此类病人首选β-受体阻滞剂与ACEI。心梗后应当用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再发心梗和猝死。心梗后心功能良好者可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5、脑血管病:高血压是出血或缺血型脑卒中最危险因素。一般认为在早期急性缺血型脑卒中,应暂停用降压药,否则过度降压会明显减少脑血流量。如血压很高,达180/105 mmHg左右或以上,可以用静注降压药控制血压。出血型卒中血压明显升高,应先降颅内压,若血压仍在200/120mmHg也需降压治疗。
6、肾脏病变:已知ACEI、ARB与CCB都有肾脏保护作用。长期应用可降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尿蛋白,延缓肾衰进程。血压应降至130/85mmHg以下;若蛋白尿达1g/d,目标血压应为125/75mmHg。   
7、糖尿病: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治疗重点是将血压严格控制在靶血压以下, (舒张压<80mmHg),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在130/80mmHg或以下,这样更有效阻止肾病进展和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一般要将血压降至最低水平,维持主要脏器的灌注压即可,这样可加强抗肾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晓秋,皮治兵,叶海静等 高血压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护理学报 2009-10-25.
[2]林曙光 《心脏病变进展(2012)》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4月1日 第三篇高血压.
[3]万军梅,李红梅 《药理学》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武汉 2013年1月第一版 148-154.
[3]钱永静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 2010年21期 32.
[4]顾东风, Jiang He,,吴锡桂等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02期 12-17
[5]张求精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和防治 广西医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1980年 05期 28-31
[6]李根,王桂蓉,陈波等 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北京市 2010年 09期 782-784
[7]俞定岳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实用药物与临床 辽宁省沈阳市 2004年 01期 46-47
[8]钱喆,李俭春 抗高血压药的优化选择 药学与临床研究 江苏省南京市 2 010年 06期 513-515

关键字:医学,北京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