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浅析进一步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

进一步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研究

农村是城市的生活必需品及农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城市污染的接受者,从近年来城市的发展状况中我们能够发现,城市发展的速度迅猛,使周边农村的环境污染愈加严重,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农村人口受到环境污染影响而引起健康问题,提供给城市的原材料和农产品也会对于城市人口发生影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该问题成了目前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不过出台的相关政策仍因为地域广泛而未能有效改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环境治理工作来保障农村城市的健康发展。
  1当前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农村环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农村人居环境污染。在饮水、排水及生活垃圾的处理等问题上因为农村素质方面的局限性及长此以往的生活习性导致污染。
  (2)农村产业污染。主要体现在农业种植的农药使用及畜牧养殖污染等方面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
  (3)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污染。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转向农村发展造成农村环境急剧恶化。
  2进一步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建议
  2.1加大财政支持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
  从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本文由毕业论文网http://www.zgazxxw.com收集整理来看,国家已经对农村环境保护进行了相应的投入,所以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大资金的投入,结合目前国情和资金流动情况科学分配资金到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各级政府与财政的协调和努力,充实资金基础,建立专项资金,通过积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同时借助法律法规手段规范农村破坏环境的行为。
  2.2建立农村环境污染纳税制度,遏制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的转移
  由于农村的环境污染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到农村的生活污染、生产污染和城市带来的工业及生活污染的影响,因此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方面需要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办法,针对城市向农村转移污染等办法制定相关的收费标准,从而遏制城市采取向农村转移而没有采取排污治理的流动方式,使企业能够正面的面对排污问题,树立起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针对农村产生的生活及生产上的农药等污染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范条例,通过科学的监督和管理限制农药污染及生活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从而为农村环境问题的恶化起到遏制作用。针对农村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治理污染的费用,在征收上应按照当地情况并基于农民承受能力基础进行征收。从而从城市污染与农村污染中收取经费进行科学研究和防治措施实施,不但减轻了国家财政方面的压力,也为农村环境保护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2.3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职能方面的范围
  农村因为区域广泛,且在各方面污染治理过程中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各级政府能够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能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并且在治理农村污染的同时除了严格处理污染源问题及清理工作之外还要保证与各农村的地方政府及村民处理好联合治理污染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污染治理的氛围。同时,在涉及到各级政府权限来治理污染时,需要各级政府积极配合工作,从而加快污染治理的速度和力度,早日完成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完善和正规化流程,使农村的发展走入符合时代所需要的境界中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4统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整合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从近年来在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工作的普及中我们能够发现,通过任务和资金下发而后层层传递之后所形成的工作效果并不使人满意,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在资金的拨付上提高效率,因此,在农村的环境保护上不必再采取原始的办事模式,而是通过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从农业部门的集中式管理和规划过程中能够合理地调动资金走向,同时使得资金在利用上更为有力,起到更好的效果。从统一管理这个过程出发也节省了中间环节所浪费的时间,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2.5突出财政支持重点
  财政政策需要将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农村垃圾处理及水利设施建设上,并能够在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调整优化农村生产和发展方式方面下功夫,促进农村生态农业与废气物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进程。
  3结语
  从财政政策的角度出发,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得到大量资金的投入和支持,而针对我国发展国情和我国区域广泛的农村布局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农村加强沟通和携手合作,从积极的层面针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部署和研究,最终达成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

关键字:经济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