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体会

论文导读: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

  新一轮的课改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新的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教学方式变的更加丰富,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也变得生动起来。论文写作,数学教学。但是表面的鲜活、生动,并不代表新课改本质的实现。论文写作,数学教学。笔者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意愿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无法脱离既定的教案是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教师在上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准备课件、准备测量工具等等。但是由于教师教学太顾及教案要求,就无法按照课堂上发生的情景进行及时的调整,忽略了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问题。
  (二)教学探索流于形式
  如今大多数课程在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比如说探索合作化学习以及探索性学习,但这些活动大多流于形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彻底的改变教学效果低效的状况。
  (三)问题设置枯燥简单
  在授课的时候教师为了增加师生间的互动经常不厌其烦的向学生追问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有逻辑性,师生的双向交互和非常积极。但仔细琢磨,实质上这样的提问方式没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来提问,提问的大多数问题基本是“对不对”、“是样吗”之类的问题,这种问题给学生带来思考的空间不大,学生仅是机械的作答,算是对教师提问的一种回应。
  (四)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不合理
  低效教学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合理。虽然目前小学数学课都采用这种法师进行课堂授课,但盲目的使用课件进行教学并没有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件的使用反而与课堂教学情境想背离,造成教学效果的降低。
  二、小学数学课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一)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课教师往往过度重视课本内容的教授,在授课中抓重点,讲例题,然后再根据讲授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能使学生在考试、练习中得新应收,可是却不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虽然在教改中实行多年,但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这点却没有真正的被体现出来。论文写作,数学教学。教师依旧在教学中或多或少的带有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依旧将自己作为知识传授者,课堂统治者,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的需求。
  (三)教学情境的滥用
  设置好教学情境是一堂生动的小学数学课的前提。教师为了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教学更加生动,设置了大量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往往因为这些过多的“生动”元素削弱了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度,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学生却对讲授关注甚少。
  (四)教学活动的无效
  小学数学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进行了许多的尝试,比如小组讨论、探究性学习等等,但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发表意见的的学生了了无几,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讨论中,成为这种教学活动的看客。讨论的涉及面太窄,参与度不够,是教学活动无效的根本原因。
  (五)教师自身的原因
  如今小学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教学过程。比如说小学数学教育,教师就不仅仅只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还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语言学等等。教师素质与教学实际的差异也是造成教学低效的原因。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是一节课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正确的处理好讲授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要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二)优化教学内容
  现行的教材内容无论知识性还是科学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论文写作,数学教学。但是教材内容的更新永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三)优化教学情境
  要想做好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师要明确教学情境的地位,要明白教学情境是服务教学的手段,所有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情景都不应该出现。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要通过教学情境来将教学内容合理的表达给学生,让教学情境成为学生思考的启发点,教师授课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的转化成容易理解的知识,才能通过教学情境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的传播更为通畅。
  (四)优化课堂提问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自身语言的表达。好的提问方式要做到语言生动、幽默,有吸引力。另外,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该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要通过提问让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概念。论文写作,数学教学。提问时候切记问题枯燥,问题点零碎,重点不清。论文写作,数学教学。
  (五)优化互动教学
  采用互动教学方式时,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要根据学生的素质、性格、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合理的进行分组,避免素质较高的学生相互组合,影响分组讨论的参与性。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分组成员的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使所有学生都能融合到分组学习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已成为目前的重要工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使用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岳真.辽宁师范大学.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M].2009,(5).
[2]麻炳铃.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11).
[3]刁永凤.泰州实验小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2006(6).
 

关键字:教育,辽宁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