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高职院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2016-04-20 20:02:29 安装信息网

相关链接: 台湾论文网 台湾资讯网

论文摘要: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辅导员在新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辅导员工作的视野,分析了高职院校新生思想状况,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思想工作,探析
  一、高职院校新生思想状况分析
  1、心态消极,情绪低落
  绝大多数的新生从高中走到象牙塔,都可以从郁闷、忧伤、茫然、彷徨、伤感这些代名词中找到一个来形容自己的心情。那么,到了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情绪就更低落一些,他们大多是高考落榜的学生,多多少少把对高考的消极情绪不自觉地带到了大学生活中。因此,随着欢迎的热烈场面渐去渐远和对高职院校学习生活的全面介入,新生们眨动着新奇的双眼逐渐写满了迷惘,现实与理想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在第一次和新生谈到学校的悠久历史、学生的就业前景的时候,辅导员可以从很多学生的眼里和话语中读出了新生对高职院校的种种“无奈”、“不满”,甚至是嗤之以鼻的态度。其实,这样的现象,归结到底还是他们对自身的不自信,潜意识里对自我的否定,同时也折射出新生对高职院校的种种不满意。
  2、学习目标迷失,学习动力减弱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如愿上了自己当初所报的院校,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很清楚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和专业培养方向。通常情况下,新生只有模糊的认识。这样就很容易让新生迷失学习的方向,无法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甚至一些学生不知道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开设这些专业或课程,以至厚此薄彼,自行划分哪些学科是重要的哪些学科是不重要的,抑或是听学兄学姐们说的考试科重要,考查科不重要。大学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只是帮助新生“领进门”,之后“修行”在学生个人。由于新生对大学学习的不甚了解,学习目标的不甚明确,因此极易产生惰性心理,感到无聊,进入不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
  3、同学关系不融洽,人际关系紧张
  90后的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网络高效地获取信息,然而往往也容易沉迷于网络,疏于人际交往。即便辅导员希望新生尽快地融入班级甚至是年级这个大集体中,希望新生在这个大集体中找到“家”的感觉。然而,辅导员的这种愿望却难以达成。现实中经常是同一宿舍的同学玩得热火朝天,出了宿舍的门,大家都冷若冰霜,要么不主动打招呼,要么不自觉去认识其他的同学。而且,同一宿舍或同一班级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处事方式各不相同,并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对家庭依赖性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与能力,因此,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出现不和谐、不团结,甚至斤斤计较,针尖对麦芒,弄得气氛紧张,矛盾突出,人际关系紧张。
  4、自主精神缺乏,适应大学集体生活缓慢
  一般来讲,新生入校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高职院校生活。特别是高职院校新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长宠爱,没有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自理能力普遍较差,依赖性强,不善与人交往。在中学时代,班主任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新生形成严重的依赖思想。进入高职院校后,突然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缺乏自主精神,缺乏自理能力,学习和生活感到茫然无措,出现诸多不适应。而扩招后高职院校的软硬件设施相对紧张,如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等这类与新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硬件资源都相对短缺,致使有的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生活。
  二、加强高职院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都说辅导员的工作是“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的确是这样的。尤其是高职院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不如本科院校那么精细,这时候辅导员就充当了更多的角色,不仅仅作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学业的辅导者,就业的摆渡者,日常生活的服务者等角色,而且,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心灵的后花园”。
  1、把握时机,调整新生心理落差
  高职院校的新生带着高考的失意来到学校,加之环境的不熟悉,他们的内心世界会感到孤独,心理失衡。如果辅导员能及时关心,适时肯定,新生便会或多或少会有温暖与温馨的感觉。因此,辅导员要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要善于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组织高年级学生和新生进行沟通交流,利用座谈会、联欢会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熟悉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尽快找到自己在学校中的恰当位置。此外,积极营造一个乐观、向上、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环境,通过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进师生、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从而冲淡思乡恋家情绪,有效排解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内心冲突与矛盾,消除新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所适从的心理困惑,保持良好的心态。
  2、积极引导,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对于刚刚迈入高职院校校园的新生来说,自己所学专业到底如何?如何结合专业设计自己的人生……对于新生的诸多困惑,辅导员都要积极帮助他们化解。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应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明确告诉新生学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让新生明确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发展方向,指导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同时,通过新老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等,缩短新生学习的适应期,增强学习信心。 通过班会、集会告诉新生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失落而浪费现在宝贵时光,教会新生正确运用心理调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走出人生的低谷,鼓励他们向其所长和专业的方向发展,使得每位新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早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制定实施计划,顺利完成学业。
  3、科学管理,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新生入学之际,辅导员应及时通过录取信息熟悉每个新生的姓名、特长和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认真组织第一次主题班会,让每个新生做自我介绍,增进新生之间相互了解,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同时,建立各班级学生干部例会制度,耐心听取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点滴体会和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际观念,确立班长在班上的威信,培养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值日班长制度,让每位新生都有机会体验做班长的酸甜苦辣,从而理解和支持班委工作,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和号召力。让每位值日班长用心写好每天的值日日记,工作只有反思、有总结才会有提高。让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热心集体和公益活动,让每位新生在集体和公益活动中感受到温暖和彼此相容的心理氛围,在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中投身学习、生活中去。
  4、奉献爱心和责任心,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冰心先生说过,有爱就有一切。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辅导员就要实践和体现这种真谛。辅导员的脸上始终应该有着温暖的笑容,用笑容去感染和激励新生,而不是板着面孔让学生觉得你很严肃,高高在上,对你敬而远之。台湾教育家高振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辅导员,就要把新生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的进步和成才着想,真正担起辅导员的职责,付出真心,尽到责任,经常深入到新生中去,了解新生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新生的实际问题。要指导新生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用平等和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引导新生充分利用时间,构建起自身的努力目标,规划好大学的学习生涯;帮助新生尽快熟悉知晓所学专业,巩固专业思想,稳定学习态度,不断走出学习和生活的误区。如此,辅导员就会成为这样的“神”,新生才会真真正正地认同你这位辅导员,并真心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和管理,新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做好新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有一颗爱心,爱学生、爱本职工作;其次,要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再次,要建章立制,抓好班集体建设,为新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冯刚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01月
2 芮明珠,谈高职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
3 俞 姝,根据高职高专新生思想特点做好班主任工作[J],职业 2007年第26期
关键字:教育,台湾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