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职业院校呼唤差异性教学综述
论文摘要:差异性教育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搞好差异性教育要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个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灵活多变的考试制度上着手进行。
论文关键词:差异教学,职业院校
  目前,差异性教育几乎成了一句时髦、十分动听的口号充斥于各类教改方案之中,这是世界教育改革重视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总趋势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鲜明体现和自然反响。面对新的教育形势,职业院校呼唤“差异性教学”。
  一、职业院校发展的需要
  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目前的状况是个性不鲜明,没有体现自身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其专业的设置上,据统计,计算机、财会、文秘、营销等专业是很多职业院校设置中不可缺少的专业,而这样一些热门专业在一些普通大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高职院的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学生同学一种专业、无论从生源还是师资、学校硬件方面来说,均是有差距的,而这种差距最终的结果便函是落在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工作上。
  职业院校应培养的是一种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目前大量地将中专改造为“职业院校”,这一举措无疑是正确的,一是因为过去,我国中专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并不是定位于“技工”,而是“干部”;二是我国目前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报上曾有十万高薪求一高级技工的报道,如果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民族素质上作出的保证,那么,调整中等教育的内部结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我国经济现代化对教育提出的又一个具体而切实的要求:由于文化革命十年中停办了所有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中等专科。粉碎“四人邦”以后,在生产领域中,技术工人、中等技术人员与高等技术人员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根据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经验,按我国目前技术水平,这个比例一般为一个高级技术人员配三、四个中级技术人员和十个左右技工,但实际上大多数达到这个比例(1:54:10)。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九、十个高级科技人员只配一个中级技术人员的局面。这无论从发展生产来看,还是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都是不合理的。如果现在的高职院校不顾自身特色、个性,跟在普通大学后面亦步亦趋,那恐怕是此路不通。其实,有些特色的专业完全是可以设置的,例如,农业部门就有花卉、果树、养殖等;粮食部门有加工、贮藏……
  目前,在对应试教育辩证的否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笔者认为,个性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试想,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怎么会有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考,怎么会存在“创新”呢?目前,职业院校的招生参差不齐是勿庸置疑的。那么,面对如此复杂的生源,我们还是以一个标准、一个要求来衡量,这显然不是明智的。所应该做的应是了解学生的优势、弱项、差异之后,更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性教育。例如,专业引导与建议,学业完成学业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平时相处过程中的因人制宜……和我国相比,西方教育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重视个体间的差异和特长,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美国有项研究表明,同龄人中,只有10%左右的人有可能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而90%的人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社会上生活,硬追着90%的人去争夺10%的位置,这是一种对学生的非人的摧残。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平均主义教育造成教育上的失误已成为一种历史教训。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还是未来世纪,都亟待大批具有独特个性完整人格的生力军加入。因而,差异性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作用所在,实质所在。
  二、怎样才能做好差异性教育
  差异性教育,就是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各方面存在差异,以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前提的教育,便是差异性教育。差异性教育首先应摒弃那种统一规格去制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不受诸如集中、大型、同步、通用、标准之类要领的影响,而应从研究学生差异入手,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让学生装在一咱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第二课堂。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进行差异性教学的前提。笔者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宽松、和谐教学环境的关键。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师生关系存在于一种授受关系之上,讲的是师道尊严,说明白了,便是一种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原则,这种师生关系使用权整个教书育人过程中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地位,而学生学的过程和学本身,这种师生关系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新的教育教学原则要求重建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建立在一种平等、互相促进的基础之上。平等道德就应该是人格的平等,即相互的“尊重”。过去,我们说的都是“尊师爱生”,其实,“尊师”的同时就也要“尊生”,“尊生”是爱生的前提,尊重之后的“爱”,才是真实的“爱”,而拥有了这样的爱心的老师,就会多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师生双方就会共建一个互相接纳的、互相支持性的和谐与宽容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将会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更加高涨。
  (二)具备张扬个性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
  差异性教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每个人的教育,把人当作教育的主体,对第个人负责,以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出发,为学生设置适应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相应的发展。 而教育的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的发展,这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有人说,能不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是区别一名变通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作为一个崇尚差异性教学的老师,首先必须有这样的教学理念,除此之外,还必须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或特色,而不是一味唯上、唯书本、唯考试,这种独特的教学风格中,除了作为老师相互信任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个性魅力外,最重要的便是教师独特的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手段。纵观中国现阶段的一些大家,他们无不是因为其独特的教学方法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而因此著名的。段力佩的“阅读教学”,于漪的“情感教学”,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因为再美好的教学理念也只是一种愿望,而要将愿望变为现实,手段和方法就是中介是桥梁。我们要力争在学生三年的职业学习期间,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的个性特点、特长或潜在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萌发的特殊才能的幼芽不致被埋没。同时对个性极强的学生,既不能一味压倒,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而应积极引导,扬长避短,使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向可能好的方面发展,所以,学校教育的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切忌将学生中不大规范但都合情的、甚至正确的有创造的见地、观点和行为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这可说是差异教育的基本含义。
  (三)以灵活机变的考试制度使差异性教学落到实处
  学业成绩的考试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或学习结果。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的反馈可以用来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过去的考试,我们一般都习惯统一命题,这种在思想上首先就把学生的起点“整齐划一”了的行为,一开始就出现了方向性错误,一个入学时考200分的学生怎么和考600分的学生相比呢?就是不考,孰重孰轻,做老师的早已了如指掌。所以,那种考试使学生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很多学生为了这种不公平的考试而放弃了自己的优势而去花大量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劣势(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为什么老师总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要一个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把同样的时间花在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爱好方面呢?)别一种情况就是使得部分学生无视考试、轻视考试甚至蔑视考试,因为考试不能给他们自信,更多的是无情地打击了他们的自尊。而这两种学生在目前的中专学校是占大部分的。因此,有差异的学生就需要有差异的教学,有差异的学生、有差异的教学就呼唤差异性考试。新型的差异性考试可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因人设题。也就是说不要几十人考同样的试卷,不说一人一卷,至少可以将班上的学生根据平时学习的情况分为A,B,C,几等,并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并且在内容上要多给学生一些半开放或开放性的考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2、适当改变考试的形式。不一定每一门课程的考试均要以卷面的形式进行,实训课程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形式,即每次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再加上其他如出勤、最后的成果等进行综合性评价。英语听力、口语等考查课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校外实训的课程就可以将企业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三方面结合。理论课程也不能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可以将阶段性测验、平时表现、素质考评等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形式可以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评价,必然受到欢迎。
  3、评定的标准可以模糊化。过去,我们的评分一般都用100分制,其实,100制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人文的角度都不是太理想的。像英语等科目,真正一分两分甚至更多的分数的区别也是难说高两分就是成绩好,低两分的就是成绩不好;而且,就这两分之差,可以让人自卑,让人名落孙山。现在,很多发达国家,他们从多方因素考虑,一般都以ABC、甲乙丙或优良中来表示,而不一定非得用40、50、80这样鲜明夺目的精确数字来加以标明。这种评定标准显然是以把学生的地位、尊严、人格放在第一位的,这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我们应该借鉴过来。
  4、评价时要以发展性、指导性原则为主。不要一考定评价,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多给学生暗示、鼓励与启发,不搞排名,不将学校变为考试的地狱,因为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当然,在差异性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也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它不是村威的“儿童中心论”,也不能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它不是以牺牲教学质量为前提的改革,也不是放纵式的心理任学生发展。它的出发点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其最终的归宿发展学生的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他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
参考文献
1 杨白莉. 素质教育呼唤差异性教学[J]. 吉林教育,2006,10(33):33-34
2 徐砺. 多元智力理论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8(8): .
3 张敏. 对青少年实施个性教育的创新性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7(2): 49-51.
4 盛凯琳. 通过“问题学生”浅谈高校学生的差异性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 (5):87-88.
关键字:教育,吉林,吉林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