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抗战初期日军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破坏综述

论文导读:对我国的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进行了有计划、有系统、长时期、大规模的摧残与破坏。高等教育机关是国家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仅对日军在抗战初期摧残、破坏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部分罪行作一概述。日军即开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关键词:抗战初期,日军,高等教育,破坏

  抗战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彻底摧毁中国,对我国的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进行了有计划、有系统、长时期、大规模的摧残与破坏。高等教育机关是国家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此次战争中,蒙受损失最大者为高等教育机关,敌人轰炸破坏,亦以高等教育机关为主要目标”。[1]本文根据史料,仅对日军在抗战初期摧残、破坏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部分罪行作一概述。
  抗战前的中国,教育事业和经济一样,也十分落后。学校多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和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如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有108所,其中北平14所,上海25所,河北(主要指天津)8所,广东7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先发动于我国文化名城北平,继肇事于学校林立的淞沪,接着又深入长江和沿海一带。在日军挑起战端,狂轰滥炸,掠夺焚烧的过程中,中国的高等院校遭到极大的摧残。根据当时教育部编定的《敌人摧残我文化事业录》载,截至1937年10月,除北平的14所大学被敌人盘踞而未被轰炸外,三个月来全国总计有23所高校被轰炸。到1938年8月底,在全国108所高等院校中,有91所遭到日军破坏,其中25所因损失惨重、实在难以恢复而被迫停办;教职员工减少17%,学生减少50%;高等教育机关直接财产损失(包括校舍、图书、仪器设备等)达3360余万元。“此项教育机关,关系我国文化之发展。此项损失,实为中华文化之浩劫”。[2]
  一、平津地区部分高校遭破坏的概况
  1937年8月底,北平沦陷后,日军即开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昔日美丽的校园成了敌人的马厩、兵营、伤兵医院。北大的红楼一度成了日军的宪兵队队部,地下室被用作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牢房。北京大学被日本侵略者掠夺和破坏的财产中,图书文献的损失是一个大项。北大图书馆是中国大学图书馆的执牛耳者,在1937年以前,已有藏书244440册,其中,中文书177477册,外文书66963册,杂志400种,报纸30种。[3]“七•七”事变发生后,为了防止日军的轰炸和破坏,图书馆工作人员将原收藏在书库第4层的善本书转移到第1层钢架的最下一格,以保安全。日本宪兵进入北大后,对北大藏书进行了查禁和掠夺,仅此一项,北大损失即达60万元之巨。
  日军的肆意蹂躏,也使清华大学遭受到严重创伤。清华园内,包括工字厅,甲乙丙所、科学馆、大礼堂、图书馆等在内的各主要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其破坏程度高达40%到百分之百不等。图书损失过半,实验仪器、生物标本、办公用品荡然无存。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于1938年6月27日手拟了关于校产损失情况的呈文,呈文如下:[4]
  重庆教育部均鉴:有电敬悉。查本校员生自平变后,除一部未有确息外,尚无伤亡。校产因平校现为敌军占据,房舍损失共值三百五十万元以上。其中一部已被敌军强取及毁坏者确数无法查明。又本校长沙校舍于四月被敌机轰炸,所受损失约值五万元。国立清华大学昆明办事处叩感。琦六月二十七日启。
  在天津,南开大学成了日军破坏的主要目标。1937年7月29日凌晨,日军首先对南开大学开炮,然后飞机轰炸。据中央通讯社当时从天津报道:七月三十日下午二时,“日炮队亦自海门寺向南开射击,其中四弹,落该院图书馆后,刻已起火。”“两日来,日机在天津投弹,惨炸各处,而全城视线,犹注意于八里台南开大学之烟火。缘日方因二十九日之轰炸,仅及两三处大楼,为全部毁灭计,乃于三十日下午三时许,日方派骑兵百名,汽车数量,满载煤油到处放火。南开大学本部的秀山堂、思源堂(均系该校之课堂)、木斋图书馆、芝琴楼女生宿舍和教授宿舍楼以及附近民房,尽在烟火之中。烟火十余处,红黑相接,黑白相间,烟云蔽天,翘首观火者,皆嗟叹不已。”[5]至8月1日晨,“火犹未息”[6],经此浩劫,整个校园几乎被夷为平地,师生财物殆尽,大批珍贵图书被日军掠走。南开的被毁,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第一个损失最重的高等学府,初步统计财产损失300万元(法币),占当时全国高等学校全部战争损失的十分之一。
  二、沪宁杭地区部分高校遭破坏的概况
  在“八一三”的连天炮火之中,上海各大学损失惨重:位于真如的暨南大学和东南医学院首先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暨南大学的化学馆、大礼堂、学生宿舍均被炸毁无余,东南医学院则全部被毁;复旦大学所在的江湾正处激烈交火的战场,大学主体建筑简公堂、图书馆、体育馆和几座宿舍大都被炸毁,学校内外,尽成丘墟,无瓦全可言;同济大学,这所有着30年历史,以工、医等科闻名的高等学府,在日军飞机的接连轰炸下“校舍等各项建筑现几悉遭破坏,尤以大礼堂、实习工厂、学生宿舍、理学院等项工程巨大之建筑,破坏殆尽”。《申报》曾严正指出:“同济大学位置,远在吴淞镇北,在军事上实非重要,即我军方面,亦无利用该校作战之事实”, “敌军此种蓄意破坏文化建设之行为,实不啻对整个世界文化宣战,狰狞面目,暴露益显。”[7]上海商学院1935年刚刚建成的图书馆,书库大楼高三层,藏书二万多册,主要馆舍被敌人炮火击中,除小部分重要图书于战前迁出,大部分书刊随楼毁于战火;位于南市的私立大同大学,校舍被日军占据,约有十分之七的建筑物被陆续拆毁。自8月13日至10月15日止,上海已有14所高等院校被毁或被日军占领,详见下表:[8]

校 名 被炸毁情况 损失估计





总计14校 损失:6623159元

 
同济大学 全部被炸毁 1864018
暨南大学 局部被炸毁
 
大同大学 局部被炸毁 10000
沪江大学 校舍被日军占领 1679749
音乐专科学校 校舍被日军占领 171632
上海商学院 校舍被日军占领 20100
上海法学院 全部被毁 21000
正风文学院 局部被毁
 
同德医学院 大部被毁 150000
持志学院 大部被毁 500000
复旦大学 大部被毁 1200000
吴淞商船学院 全部被毁 406760
东南医学院 全部被毁 230000
市立体育专科学校 校舍被日军占领
 

10月24日,日机轰炸大夏大学,“巍峨校舍,在日机轰炸与炮弹烧毁之下,多半成为灰烬”,“全部损失,约在二百万元以上”。[9]位于沪西梵王渡的圣约翰大学亦在日机轰炸中大部被毁。大同大学在南市沦陷后的大火中则全部被毁。
  由于日本飞机对上海夜以继日的狂轰滥炸,遭日机袭击的文教机关和学校就有90多所(高校14所,中学27所,小学44所,社会教育机关8处),其中全部被毁的占75%。在战火中,上海社会局对文化教育事业遭受的损失作了初步调查,至1937年10月的三个月中,上海全市文化教育事业损失达10942242元(国币),其中高等院校损失6623159元,中等学校损失2199954元,小学校损失259129元,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等损失1860000元。[10]
  自1937年8月15日日机首次轰炸南京,到同年10月13日的两个月中,日机对中国61座城市实施了轰炸。大部分空袭都以无防备的城市为对象,特别是有意识地以大学等文化教育设施为破坏目标。日本军方曾公布如下数字,从战争开始到南京攻陷,日本海军飞机袭击南京五十多次,出动飞机超过800架,投弹160多吨[11]。。1937年8月15日至26日,中央大学遭日机三次袭击。第一次为8月15日下午,敌机的机关枪扫射图书馆及实验学校各一次;第二次为19日下午,在大学本部投250公斤炸弹七枚,中大礼堂和牙医专科学校均遭到破坏,7名校工遇难;第三次为26日深夜。对此,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报告指出:
  “窃查8月19日下午6时许,敌机进袭首都投掷炸弹。本校计共落弹七枚:一在图书馆后身距离建筑仅丈许,一在牙医学校后身;二在大礼堂后身,一在建造中之牙医院与科学院馆之间,一在女生宿舍中部,一在无机化学教室东边。二十六日夜,本校附属实验学校又着一弹。事后检查计损失:(一)牙科学校(原昆虫局平房)全部震塌;(二)女生健身房局部震毁;(三)无机化学教室着火被焚;(四)女生宿舍旧平房大部分炸毁;(五)大礼堂后墙炸穿数处,礼台部分全毁;(六)实验学校办公用平房炸毁两边。女生宿舍亦毁;(七)此外如图书馆、大礼堂、科学馆南高院、生物馆以及实验学校各处教室之门窗玻璃、隔间木壁多被震毁;(八)本校校工死一人,建筑牙医院之厂方工人死五人。至于内部设备除化学教室内尚有一部分普通仪器药品,临时不及抢救外,因事前早有准备,所有重要图书仪器文卷成绩等项,均已转运,故损失甚微。”[12]
  “9月25日下午本校中山院又中敌弹一枚,该建筑西北角被其炸毁墙壁,完全震塌、损失较重,将来修复颇为困难。所幸原在内办公人员已先一日转移三牌楼农学院内办公。”[13]
  设立在杭州的浙江大学是所百年名校。“八一三”淞沪抗战以后,迫于战事的压力,辗转迁徙,先于1937年11月从杭州迁往浙东建德,继而于1938年1月迁往江西吉安和泰和,2月又接着迁到广西宜山,1940年底最终迁移到贵州遵义。论文格式。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迁徙了四次,跨越了五个省,行程达5000余里。可谓跋山涉水,千难万险。1939年2月5日,敌机18架侵入广西宜山,在浙江大学上空盘旋,于40多万平方米内投弹118枚,造成惨重损失。[14]
  三、其他地区部分高校遭破坏的概况
  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屡遭日本飞机轰炸,特别是1937年8、9、10三个月和1938年3、4、6三个月,中山大学校舍被敌机轰炸10余次,投弹50余枚,部分校舍被炸毁,死5人,伤10余人,图书仪器损失很多,学校被迫停课三周,文、法、理3学院一度迁入广州文明路附中上课。[15]1938年6月8日,广州岭南大学遭敌机轰炸,学校遂告关闭。
  1938年4月10日,日机27架空袭长沙,在岳麓山地区投弹1000余枚,其中湖南大学被30余枚炸弹袭击,该校图书馆全部、科学馆三分之一被毁,众多珍贵书籍、标本及仪器设备等被炸毁。事发当日,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给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政治部等部委电云:
  “今日十四时半,敌机27架侵袭长沙上空,于岳麓山湖南大学投弹卅余枚(内燃烧弹十余枚),查湖大为本省最高学府,设备较善,敌人本其破坏文化机关及轰杀平民之一贯政策加以重大毁灭,此种暴行,实为文化恶魔,文(人)类公敌。”[16]
  1938年8月11日,日机轰炸武昌华中大学,三幢教学大楼被夷为平地。死伤60余人,正在武汉参加救亡活动的中山大学教授林诚厚也殉难。
  面对日机的狂轰滥炸、恣意摧毁中国各级学校及其他种文化机关之行为,1937年11月5日,中央研究院长蔡元培、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煜瀛、同济大学校长翁之龙、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102人,联合发表声明,揭露日本破坏我国教育机关的罪行。声明说:“北自北平,南至广州,东起上海,西迄江西,我国教育机关被日方破坏者,大学、专门学校23处,中学、小学则不可胜数……诚所谓中国30年建设之不足,而日本一日毁之有余也。日方此种举动,每以军事必要为藉口,殊不知此种教育机关,分布各地,往往距军事区域非常遥远,且绝与军事无关。日人之畜意破坏,殆即以其为教育机关而毁坏之,且毁坏之使其不能复兴,此外皆属遁辞耳。”[17]日本侵略者深知要摧毁一个民族的反抗力,就要摧毁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意志,摧毁支撑这个民族脊梁的东西,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从摧毁这个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开始。他们用种种卑劣手段,甚至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大肆摧残我国的高等教育,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战争行为,还是战争罪恶之上的罪恶!
  抗战爆发前,全国各大学共有教师7560人,职工4290人,在校生41900余人。抗战期间,约106所高校被迫迁移,搬迁次数达300多次,中国绝大多数的高校迁出了沦陷区,从前方到后方,跨越千山万水,走过大半个中国。中国文化里头有一种东西,就是《易经》里边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凭着这种坚忍的精神,在抗战的烽火中,中国的大学在日机的轰炸破坏下,顽强地生存并发展着,为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保存了一份不死的希望。到抗战胜利时,大学已从1936年的108所发展到141所,在校学生从4万人增加到8万余人。论文格式。论文格式。
  注释:
  [1] 《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转引自苏智良等编著,《去大后方——中国抗战内迁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2] 统计数字根据季啸风主编的《中国高等学校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的资料得出。
    [3] 马嘶著,《1937年中国知识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336页。
  [4] 马嘶著,《1937年中国知识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334页。
  [5] 金以林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
  [6] 《申报》1937年8月1日。
  [7] 《申报》1937年9月3日。
  [8] 《大公报》1937年10月17日。
  [9] 欧元怀《抗战期间大夏大学的苦斗》,转引自张铨等著,《日军在上海的罪行与统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10] 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八一三”后上海教育文化机关遭受日军破坏情形调查统计表》,1937年10月2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1] [澳]哈罗德•约翰•廷珀利:《侵华日军暴行录》,马庆平等译,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12] 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央大学校长呈报该校8月19日、26日先后被炸损失情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5,卷5287。
  [1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全5,卷5287。
  [14] 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15] 梁山等著:《中山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
  [16] 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湖南大学被日机轰炸情形及迁校舍建筑、复原等问题的文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5,卷5322。
  [17]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1页。
 

关键字:教育,北京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