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简述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研究—醉自由及其解决之道
论文摘要:醉自由”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求学。为了防微杜渐,从根本上扼杀该种现象于摇篮中,本文对“醉自由”的成因以及社会、学校、个人的应对策略进行一定程度东探讨。
论文关键词:醉自由,应试教育
  昔有“醉氧”,今有“醉自由”!
  众所周知的高原反应现象: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反之,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人来到低海拔的环境则会出现“醉氧”现象:高原人习惯了高海拔、氧气含量低的生活环境,突然一下子进入平原地区,丰富的氧气含量会使其出现所谓的“醉氧”现象,表现为面红耳赤,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样的两个极端现象与现在的大学生身上发生的某个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进入大学之前的高中学习生活中,由于学习的压力,即所谓的“黑色七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然现在大学急剧扩大了招生规模,同龄人的入学率从1999年9.8%的精英教育达到了后来15%的大众化教育,2006已经达到了22%。但要考上好的大学,好的专业,也要求学子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学习。一旦考上大学以后,与高中生活比较简直是冰火两重天。物极必反,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压,很多的大学新生就好像出笼的鸟儿,一发不可收拾,成天无所事事,翘课、玩游戏、耍朋友,即所谓的“醉自由”,茫然之间,无所事事。
  “醉自由”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时代背景:
  首先是“醉自由”现象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高考改革的指挥棒没有变,只能流于形式,仍然是变种的应试教育。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好的专业,高中学习高度紧张,学习任务繁重,典型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学生一但进入大学,大学的学习与高中简直是背道而驰,平时的学习完全靠自己的自觉,缺乏老师的紧密监督,同时,学习任务也没有高中那么繁重,学生身心松弛下来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一张一弛,符合生理、心理需要。
  其次,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效果。高等教育扩招,导致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高校的宽松环境,没有对那些素质差的学生防微杜渐,以致导致“破窗”恶果。何谓“破窗”?所谓的破窗理论,来源于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的一项试验。实验中,詹巴斗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该“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破窗理论同样适用于校园环境。对于那些素质差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他们不学无术,无所事事,而同时又不能得到更多的监督,就好比没有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久而久之,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更多的学生会粘惹相应的恶习。总之,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由环境决定,要及时修补所谓的破窗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于高校来说,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将这种“醉自由”的恶习扼杀在摇篮中
  第三,社会发展,诱惑增多——特别网络虚拟游戏吸引了大批的学生。考上大学,便意味着告别了紧张而枯燥的中学生活,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网络作为最大的消费娱乐场所,受到广大学子们的青睐,特别是网络游戏。现在的网络虚拟游戏,越来越人性化,场景越来越美轮美奂。很多的学子,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世上方一日,“网”中已千年;千帆过尽,惟有网络游戏。漫步校园,总看到同学们行色匆匆、早出晚归。他们到底忙着去干什么呢?据调查显示62%的同学是去上网。学校计算机中心和学校周边网吧在晚上7:00到10:30,都是座无虚席、人满为患,空气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但作为新世纪希望的大学生们却在里面乐不思蜀地玩着网络游戏、看暴力电影、聊天。这现代化的传媒工具就被淹没在暴力游戏的呐喊声中。笔者走访了网吧近百名网民,发现只有十五个同学在利用网络来寻找资料、学习,其余的都在打网络游戏、看电影、聊天。在这其中,打游戏的占60%以上。更有甚者,整日整夜的泡在网吧里,连吃喝都在网吧。据网吧老板介绍,星期天晚上通宵的就有一半以上。许多同学由于上网劳累过度,课也不去上了;甚至有些同学已经惹发网络综合症,如眼睛高度近视、头晕目眩等。试想,长此以往,作为中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将在网吧里搞垮身体、荒废学业。国家不惜重金培养的大学生就将戴着啤酒瓶底厚眼镜、不学无术、懵懵懂懂地走向社会,这将是多么可惜、可悲啊!
  除了网络游戏,很多的学生沉迷情场,不能自拔。 中学是爱情的禁区,是严禁学生谈恋爱的。更何况,紧张的学习生活,无暇他顾。刚进大学时,所有的同学都是乖学生。军训刚过,有些同学就开始“渐露头角”了,开始为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而奋斗。据笔者抽样调查,到大一上学期结束,60%的同学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近15%的同学在外租房与自己的恋人同居。尽管高校三申五令不许学生外出租房,但恋人们依然我行我素,过起了甜蜜的小日子。出现这种情况,高校固然有一定的责任——管理不完善,但最主要的是学生自身。进入大学后,充裕的课余时间使曾经绷紧了脑筋的同学们得到了较好的放松,放松之后又觉得生活很空虚、无聊,加上对前途的渺茫,各自都希望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于是,许多原本不相爱的人因为空虚而走到了一起,因为空虚而谈起了恋爱,因为空虚而开始了同居。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同学因为空虚而沉迷于情场,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之下,校园恋人的队伍逐渐庞大。
  第四,家庭、社会的压力降低。在一般人的眼中,大学生仍是所谓的天之骄子,考上大学便意味着成功的保证。因此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大学便是传说中的彼岸、圣地,一旦成功进入大学,便达到了社会及家庭的期望,至于大学里怎么表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这种巨大的心理满足能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懈怠,失去进取心,从而沉溺于自由的大学天堂。
  最后,对大学严重失衡的心理情绪。满怀希望跨进大学校门。可理想与现实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加之我国的国情和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本就不堪重负的高校后勤体制近乎崩溃,宿舍紧张,餐厅紧张,教室紧张......不言而喻,高校的教学、生活条件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相比应当说是落后了,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了。这样一种现状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不能很好处理恶劣的环境与自身的追求的关系,一部分人便抱着是大学“负”了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醉自由”在高校中有广阔的沃土供其生根、发芽,对一代代的学子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完全杜绝该种现象的产生,个人、学校、社会应该三管齐下,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对于个人来说,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学里面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原地停步不前,要明白考进大学只能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仍应上下而求索。还有,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情绪产生,还应该明确方向。大学教育不在是普及教育,而是专业方向教育,只有明确的方向指引,才能不迷失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
  对于高校来说,首先是要加强管理工作的力度。笔者认为,“醉自由”现象的产生最重要的根源就是高校的管理体制松散,管理严重不到位。用大学生的话说就是,只要进入了大学,就进入了自由的天堂,除了上课是必须的,其他时间就没有人干涉,更不要说正确引导了。大学老师除了辅导员一周还能见到一次,其他的任课老师一般都是上课时匆匆而来,下课后匆匆而去,充其量完成了“教书”的责任,至于“育人”则完全谈不上。其次高校要开展广泛的就业导向,实行大学进校时就分流:基础好的,可以让其进一步的深造,考研、读博,基础一般的则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第三是多方位的开展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大学生平时的休闲时间,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即现在流行的双证教育——学士、硕士学位证与高级技工证;第四,施加恰当的奖惩,巧用“蝴蝶”效应和“从众”效应。在教育激励中,“奖与惩”共同构成对人的双向激励,两者不应偏废。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加强正面激励。赏罚分明,才能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真正效果。在学校管理中,奖励机制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但惩罚机制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保证激励机制有效实施的方式。在紊乱学中,有一条叫做“蝴蝶效应”的原理。据说,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煽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作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错误的,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在组织管理中注重细节的控制和调整,防止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引起的大的问题。同时也可借助小的细节解决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公平民主问题,以慎重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充分发挥从众效应的优势。从众效应就是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奖励机制就是要使更多的同学向学校引导鼓励的方向发展,通过惩罚机制,惩戒行为偏差的学生,防止学生向学校、社会、法律不允许的方向发展。
  对于社会来说,首先要为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环境下存在的,教育也不例外,它总要受到来自环境系统形形色色的制约。 要加大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高校恶劣的学习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近几年的教育投资占GNP比例做了一个统计,我国一直徘徊在2.5%的低位,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低于较多的发展中国家。更有甚者,2.5%的GNP投入严重分配不均。以高校为例,凡是进入“211”、“985”工程的高校,每年获得的国家直接拨款动则上亿元,而一些普通的高校则难以为继。这更加重了普通高校的生存环境恶化。
  其次,社会要为高等教育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现在的大学生中流行这样的一句话“毕业便意味着失业”,前途渺茫导致很多大学生悲观失望,从而衍生出即时行乐的念头。
  最后,社会要为高等教育提供强大的舆论导向,将这种“醉自由”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社会舆论作为社会多数人的意见,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较之其他意见具有压倒性效力。它常常有形无形地构成公众看待问题的“正常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并可能进而形成相应的社会风气。它对公众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压力作用和强化作用两个方面。社会舆论往往会对公众个体形成强大压力,导致公众心理趋同倾向。因此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能正确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朝着社会所认同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望类型及其特点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6,(10)
2 胡继红《2000级大学新生学习心理自测分析》[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1,(05)
3 徐鸿《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的原因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 2000,(01)
4 申淑琴,经柏龙《招生并轨后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98,(04)
关键字:教育,辽宁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