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释“俾持”----“夾”、“img1”、“朿”的关系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释“俾持”为“夾持”,认为“俾”通“比”;并通过对“夾”“img2”“朿”的关系的分析揭示字形讹变在文字音、义上留下的轨迹;进而说明同形词产生的一个原因。
论文关键词:俾持,陝,陜,夾,朿,字形讹变,同形词
  一、释“俾持”
  《说文·手部》曰:“挾,俾持也。”这里“俾持”颇费解,可以肯定的是“俾”与“持”是两个词。从文例来看,《说文·手部》“持,握也。”紧接着,从“挈,悬持也”到“掸,提持也”十八字都是讲“持”的不同方式,“挾”正在其中。这里关键是解释“俾”。
  “俾,益也。一曰:俾,門侍人。”(《说文·人部》)“俾”的第一个意思放在“俾持”里说不通,关于第二个意思“門侍人”,段玉裁注曰:“未闻。或曰,如寝門之内竖,是阍寺之属。近得阳湖庄氏述祖说,‘門侍人’当是‘鬥持人’之误。(段玉裁改‘挾’为‘’)下曰‘俾持也’,正用此义。”庄述祖的说法很精辟,“鬥”是“相对着”的意思,“鬥持”是两个事物相对着握住另一个事物。“鬥持人”的意思与“夾,持也,从大俠(通‘夾’)二人”(《说文·大部》)正相同,后者说的正是“大”(“人”的意思)用胳膊夾住“二人”。
  所以我们认为,这里“俾”通“比”,是“并列、相对”的意思,“俾持”是“相对而持”,是指用两个事物来“持”另一个事物,如用两支筷子夾东西,或用胳膊夾东西等等。这里“俾”就是“夾”的意思,“俾持”就是“夾持”、“夾住”的意思。“挾天子以令天下”就是“挾制天子,以其名义号令天下”的意思。
  这里必须说明“夾”的本义,我们赞同王力的“注重字义的概括性”的观点,认同“夾”的本义就是“从左右挾持”,把“夾辅”、“从左右相持或相对”、“从两个相对的方面施加作用,亦指置于胳膊底下或手指等中间”等都看成是它的“义位变体”,这几个义位变体都有一个共同的义素“夾住”,这才是“夾”的本义的核心。
  “俾”与“比”相通的例子很多,《读书杂志·汉隶拾遗·武都太守李翕西狹颂》:“缘崖俾阁”,王念孙按:“俾,与比同,言阁相比次也。…《大雅·皇矣》篇:‘克顺克比’,《乐记》作‘克顺克俾’。是‘比’、‘俾’古通用。”裘锡圭先生说:“‘卑’声跟‘比’声古音极近,可以相通。”
  “俾持”就是“夾持”,本来与“”没有关系。但段玉裁却改“挾”为“”,并于“(大徐本作“挾”),俾持也。”下注曰:“俾持,谓俾而持之也。”那么,“夾”与“0”又是什么关系呢?
  二、“夾”与“”的关系
  《说文解字》“大”部曰:“夾,持也,从大俠二人”,这里的“夾”是“夾持”的意思。“亦”部曰“,盗窃褱物也,从亦有所持,俗谓蔽人俾夾是也。弘農陝(大徐本“陝”作“陜”,误)字从此。”这里的“夾”是指从两个相对的方面施加作用,亦指置于胳膊底下或手指等中间;相应地,这里的“俾”也与“夾”的这个意义相同;“盗窃褱物”就是“蔽人俾夾”,是偷偷地用胳膊把东西夾走,就是“亦有所持”。
  这样看来,“夾”与“”是两个字,意义各有所当。段玉裁、朱骏声等人都强调这两个字的区别。朱骏声于“”下注曰:“按,与从大从二人之夾迥别,夾者公然持人,者私有褱物。”于“陝”下注曰:“与陜隘字迥别。”桂馥于“”下注曰:“陝音闪,中从两入,与陜字不同,陜音狎,中从两人。”这是很有道理的。从古文字字形来看,“夾”与“”也是两个字。
  《说文新证》于夾下曰:
  
  
  《说文新证》于0下曰:
  
  就是说,“”本来是形声字,由于字形讹变才成为会意字,从二入。而且由于“入”与“人”形相近,“夾”与“”音相近(见注释④),故而后世从“夾”与从“”的字字形相混。朱骏声于“陝”下注曰:“又为‘’之误字,《公羊·隐五年传》:‘自陝以东’,‘自陝以西’,《唐扶颂》:‘分之治’,正作。”陆德明《经典释文》于《礼记·曲礼下》“是职方”郑玄注“自陝以东”下曰:“陝,依字当作,一曰,当为。”同书于《公羊·隐五年》:“自陝而东者周公主之”下曰:“陝,一云,当作0。”段玉裁则把“陜”与“陝”都列在古音第八部,而且改“挾”为“”,把《说文·手部》:“挾,从手夾声”改为“,从手声”,注曰:“各本作夾声,篆体亦从二人。今皆正。从二入,以形声中有会意也。”也是在这一条“俾持也”下,段玉裁注曰:“俾持,谓俾而持之也。亦部‘’下曰:‘盗窃褱物也,俗谓蔽人俾(大徐本作夾)’,然则俾持正谓藏匿之持,如今人言懷也。”
  “陝”、“”、“”、“”相混是“夾”与“”音相近所致,同时与“”讹变后跟“夾”形相似也有一定的关系;段玉裁改“挾”为“”也有读音上的根据。但他从讹变后的字形入手,改为“从二入,以形声中有会意也”则是错误的。尤其是改“俾夾”为“俾”,更为无据。
  如果说从“夾”与从“”的字字形相混是因为有语音上的联系,那么从“朿”与从“夾”的字字形字形相同就完全是讹变了。如“筴”有两音,与此相对,意义也分为两组,筴,古协切,入声,帖韵,见纽,上古音葉部。意思是箸类,即后代的筷子,同“梜”。筴测革切,入声,麦韵,穿三纽,上古音锡部。同“策”。这两个音相隔很远,意义上也没联系,而且筴又不是“策”的通假字。那么,“夾”与“朿”又是什么关系呢?
  三、“夾”与“朿”的关系
  先说筴,《说文解字》无“筴”有“梜”,曰:“检柙也”,就是护書的夾板。此外,《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郑玄注:“梜,犹箸也。”陆德明《经典释文》于此曰:“梜,《字林》作筴,云:箸也。”就是说,在后一个意义上,“筴”与“梜”是异体字。顺便说一下,“梜”的这两个义项关系很密切,都是夾住东西的意思,与上面讲的“夾”与“”都是一个意义系统。
  再说筴,它是“策”的别字。陆明君说:“文字书写中的变异是随意性较强又带有书写者个性特点的,因此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别字,而形形色色的别字都要在流通使用过程中接受检验,进行自然的淘汰。大多数变异的别字都没有生命力,成为了过眼云烟。而有些变异即合理又省便的别字,便会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并逐渐在交流使用中渗透到社会群体中。汉代隶书中的好多变异字,在当时的使用中不是那么普及,至魏晋南北朝才约定俗成为一种固定的式样,广泛流行于世,成为日常使用中的通行写法。这类变异字主要集中体现在一些常见偏旁与构件的讹变与改写上。”他指出:“构件‘朿’亦讹为‘夾’、‘夹’,‘刺史’之‘刺’别作‘’(《魏上尊号奏铭》)、‘刾’(《萧正表墓志》),字例甚多,不烦举。而‘策’亦同例,写作‘’,北魏《弔比干文》‘飛廉而前驱兮,使烛龙以辉澄’。”桂馥于“策”下曰:“《颜氏家训·书證篇》:‘简策字竹下施朿,末代隶书,似杞宋之宋。’亦有竹下遂为夾者,犹如刺史之旁应为朿,今亦作夾。徐仙民《春秋礼音》遂以筴为正字,以策为音,殊为颠倒。”就是说“夾”与“朿”本来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字形变异‘朿’讹为‘夾’、‘夹’,筴才成了“策”的别字。那么,这种讹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陆明君指出:“‘朿’讹为‘来’‘夾’等,皆源于汉隶。”此说非确诂,当有更早来源。徐在国于《隶定古文疏证》指出“棗”字古文作“”时指出:“棗字酸枣戈作(《集成》17·10922,吴振武释),宜乘戈作(《金》499页),汉印作(《汉徴》7·8下)”这些字形中的“朿”都变为类似“來”。刘钊指出:“古玺有下揭一字:(5569),字与秦汉时‘脊’字形体相同,如古玺此字确为‘脊’字,则说明在战国时朿字即可以变形成形。”
  四、字形讹混与同形词
  现代汉语简化字中,凡是带“夾”、“”构件的,几乎都简化为‘夹’,这是合理的。且不说以“狭”为“隘也”一义的字形决不会与作为地名的“陕”相混,就是还以“陕”为“隘也”一义的字形也决不会与作为地名的“陕”相混,因为它们的音、义都不同。正如现代很多字典、辞书把“筴”分为“筴”、“筴”一样,只要分成“陕”、“陕”就行了。同样,“筴”也应该简化为“”,既与汉字简化规律相合,又不会引起混乱,相反,不简化倒显得不伦不类,也没有必要。
  字形讹混的结果,要么保留其中的一个字形,其余的字形向它靠拢;要么这几个字形都被另一个字形替代。但这种靠拢与替代总会在音或义上留下痕迹,我们便能由此探知其来龙去脉。这是因为文字的形、音、义是紧密相连的,而文字一定要有区别作用,这样,只要三者之中任何一点或两点有区别就够了。
  同形词中有一部分就是这种讹混产生的,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我们就要理清其历史线索,以便找到汉字简化的规律,更好地为推广规范字服务。
  五、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一)、“俾持”就是“夾持”,“俾”通“比”。
  (二)、“夾”与“”本来只是读音相近而已,由于讹变,后者才成为《说文解字》中现在的形体,后世从“夾”与从“”的字字形才相混。
  (三)、“夾”与“朿”本来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字形变异“朿”讹为“夾”、“夹”,筴才成了“策”的别字。
  (四)、“筴”应该简化为“”,既与汉字简化规律相合,又不会引起混乱。
  内容注释:
  ①这与“,并持也”(《说文·手部》)是不同的,后者是指同时拿两件东西,与兼略同。(见段注)
  ②这几个“义位变体”的用例都比较早。1、从左右相持或相对。《仪礼·既夕礼》:“北面交轡,圉人夾牽之。”《墨子·杂守》:“守大門者二人,夾門而立。”2、从两个相对的方面施加作用。亦指置于胳膊底下或手指等中间。《左传·定公八年》:“林楚御桓子,虞人以鈹、盾夾之。 ”3、辅佐。《书·梓材》:“先王既勤用明德,懷爲夾。”孙星衍疏:“言今王爰思先生勤勞,用明德之臣來爲夾輔。”
  ③这则材料把“夾”的本义定为“夾辅、夾持”,但“夾持”的含义并不单纯,所以我们同意“注重字义的概括性”的观点。
  ④在释形这部分,季旭升区别了“”从“十”得声与从“叶”得声的不同。指出从“十”得声则“声为邻纽,韵则稍远,然当可通。”而“叶”与“”虽然“韵为阳入对转,然声则稍远。”但“汁”与“叶”通。“汁,液也。从水十声。”(《说文·水部》)《广韵》:“之入切,入声,緝韵,照三。”(上古音属緝部)《集韵》:“檄颊切,入声,帖韵,匣纽。”(上古音属緝部)在后一读音上,“汁”通“叶”。这两个字只是韵相同,声纽同样较远。(见《王力古汉语字典》)就是说,从“十”得声与“叶”声是可以相通的。季旭升的观点似乎值得商量。而“夾”通“挾”,《集韻》:“檄頰切,入帖,匣。”这样“夾”与“汁”读音在某种情况下就完全相同。就是说,无论“”是从“十”得声还是从“叶”得声,它与“夾”在音上都是很近的,甚至相同。
  引用注释
  [1][先秦]战国策·秦一[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原文为“秦功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图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2]裘锡圭.文史新探[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季旭升.说文新证[M]台湾:艺文印书馆,民国93年[2004]
  [4]同上
  [5]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陆明君.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7]徐在国.隶定古文疏证[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8]刘钊.古文字构形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
2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济南:齐鲁书社,1987
4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
5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6 王力等编.王力古汉语字典[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关键字:教育,北京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