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浅谈城乡居民消费结构30年变迁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贵州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体现在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居民耐用品消费开始从电气化向信息化阶段迈进,居民之间逐渐形成层次分明的不同购买力层次以及居民消费国际化特征更加明显五个方面。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改革开放,消费结构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城乡需求的背景下,本文以1979—2008年贵州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贵州省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掌握贵州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对贵州省经济的转型与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经历了较大的变迁。
  从城镇居民来看,其人均消费支出从1979年的273.57元增加到2008年的8349.21元,年均增长率为12.07%。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9年343.2元增长到2008年的11758.76元,年均增长率为12.5%。
  从农村居民来看,其人均消费支出从1979年的116.1元增加到2008年的2165.7元,年均增长率为10.25%。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79年131.1元增长到2008年的2797元,年均增长率为10.74%。
  图1:贵州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1983--2009)
  从图1我们还可以清楚的发现:在1996年以前,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的增长都基本上与他们的消费性支出的增长相差无几,这表明:在1996年以前,贵州省城乡居民基本上都将其全部收入投入到其消费性支出上,边际消费倾向表现得极其高。在1996年以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其消费支出的差距才有所拉开,表明其边际消费倾向逐渐减少。
  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见表1。
  如果将表1中的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八大类资料进行归类,则可划分为生产型、发展型及享受型消费,其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衣着类;发展型消费包括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类;享受型消费包括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及通信、居住类。
  对于城镇居民来说,由表1整理,总体来看:贵州省城镇居民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由1978年的77.13%下降到2008年的53.3%,而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比重则由1992年的10%和14.95%上升到2008年的16.85%和26.7%。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2008年,排在他们消费结构首位的是食品类,但其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从1979年的64.6%下降到2008年的43.1%,其恩格尔系数实现了从“贫困”标准上升到“小康”标准了。期间,在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降幅最快的是食品消费,为21.5%。从1992年到2008年,在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增幅最快的为交通和通信,为8.88%,反映了贵州省城镇居民生活日益现代化,对便利的交通和通讯工具的需求不断上升的趋势;其次为居住,为4.96%,紧接着分别为娱乐教育服务,增幅为3.55%,医疗保健,增幅为3.3%。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及衣着的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中则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从1992年到2008年,其降幅分别为2.1%、2.4%和2.84%。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贵州省城镇居民在解决了以吃、穿为主要特征的温饱问题以后,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内容,即贵州省城镇居民经历了从消费的低级阶段即生存消费阶段到消费消费的中级阶段即享受型消费阶段。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新一轮消费热潮中“住”“行”“文教”和“保健”将成为贵州省城镇居民共同追逐的消费热点。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由表1整理,总体来看:贵州省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由1978年的80.1%下降到2008年的56.89%,而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比重则由1990年的6.12%和15.15%上升到2008年的10.09%和31.42%。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2008年,排在他们消费结构首位的也是食品类,但其恩格尔系数也呈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从1979年70.9%下降到2008年的51.7%,其恩格尔系数实现了从“贫困”标准上升到“温饱”标准。期间,在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降幅最快的也是食品消费,为19.2%,其次为衣着,降幅为2.7%。从1992年到2008年,在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增幅最快的为居住,为8.74%,其次分别为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娱乐教育和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增幅分别为:6.25%,2.32%、0.78%、0.68%、0.39%。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建房热”经久不退,农村居住消费比重一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000年后贵州省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生活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2%-19%之间。文教娱乐支出所占消费支出比重在2003年以前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文化和娱乐的需求不再受到压抑,需求得到释放。 另外,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农村家庭增加了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而在2003年以后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在下降,主要是政府减免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等方面的原因所导致。交通和通信及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所占比重逐渐上升,2008年已经达到了7.37%和4.45%。近年来,我国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改善农村医疗状况,农民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这也是2007、2008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医疗保健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贵州省农村居民在这30年里,虽然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但是其消费任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未步入享受型消费阶段。
  表11979-2008年贵州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构成表单位:%
  

年份

食品类

衣着类

居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和通信

娱乐教育服务

杂项商品和服务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1979

70.9

64.6

9.2

12.53

4.2

\

\

\

\

\

\

\

\

\

\

\

1985

69.9

52.5

9.58

14.5

5.65

\

\

\

\

\

\

\

\

\

\

\

1988

70.6

52.8

7.76

13.86

5.39

\

\

\

\

\

\

\

\

\

\

\

1989

68.9

58.1

7.5

12.14

5.74

\

1990

70.1

56.6

7.48

12.7

10.7

\

3.41

\

1.92

\

1.04

\

4.2

\

1.09

\

1991

68.3

56.1

8.16

13.8

11.6

\

3.6

\

2.04

\

1.06

\

4.26

\

1.07

\

1992

68.2

56.5

7.87

13.04

11

5.05

3.96

8.35

2.13

2.35

1.12

1.55

4.86

7.65

0.88

5.47

1993

71

54.3

6.46

13.25

8.37

5.58

4.32

8.95

1.87

2.45

1.49

2.39

4.92

8.02

1.59

5.03

1994

70.8

53.3

6.42

12.87

8.8

6.05

4.58

9.58

1.55

2.37

1.28

3.24

5.05

7.93

1.53

4.64

1995

71.1

53.8

5.98

12.08

8.45

5.94

4.58

9.45

1.75

2.4

1.5

4.06

5.3

8.08

1.32

4.2

1996

72.5

53.7

5.64

11.45

7.33

7.21

4.44

8.53

1.64

2.6

1.57

4.33

5.73

8.05

1.14

4.17

1997

69.6

51.1

5.61

12.2

8.64

6.94

4.46

7.66

2.32

3.53

1.4

4.97

6.46

9.49

1.47

4.14

1998

69.2

48.2

4.7

11.1

9.6

8.1

4.2

8.9

2.4

3.8

1.8

5.99

6.8

9.3

1.3

4.61

1999

67.5

42.2

4.6

11.04

10

8.73

4.2

11.6

2.2

3.87

2.3

6.42

7.8

11.2

1.4

4.83

2000

62.7

43

4.84

10.59

12.7

7.75

3.49

9.56

2.52

5.45

2.45

7.84

8.87

10.8

2.48

5.1

2001

60.1

40.5

4.6

11.27

13.4

7.63

4.11

8.97

2.8

5.98

3.22

8.56

8.96

12.3

2.9

4.79

2002

58.1

38.9

4.85

10.52

13.2

10.4

4.31

6.11

2.84

5.77

4.28

10

9.54

14.7

2.91

3.64

2003

56.9

39.8

4.6

10.61

14.4

8.53

3.5

5.79

3.93

5.9

4.19

11.3

10.8

14.4

1.64

3.63

2004

58.2

41.2

4.29

10.65

12.8

8.52

3.2

5.22

3.64

5.48

5.43

10.9

10.8

14.4

1.61

3.6

2005

52.8

39.9

5.1

11.4

15.2

9.5

4

5.5

4.6

6.5

6.4

10.2

10.4

13.2

1.5

3.8

2006

51.5

38.7

5.4

12.2

16.3

9.2

4

6.5

4.7

4.8

7.5

11.3

8.5

13.7

2.1

3.6

2007

52.2

40.2

5.2

11.7

17.2

9.3

3.7

6

4.1

4.6

8.1

11.5

7.7

13.4

1.8

3.3

2008

51.7

43.1

5.19

10.2

19.7

10

4.35

6.3

4.45

5.65

7.37

10.4

5.64

11.2

1.56

3.12


  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年鉴》(1983--2009)
  三、耐用品消费开始从电气化向信息化阶段迈进
  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省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其耐用消费品消费开始从电气化向信息化阶段迈进。从1998年起,居民耐用品消费的热点发生变化。80年代以后的“新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在经历了高档化以后,移动电话、空调、电脑、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并迅速普及,城乡居民纷纷进入信息化、汽车社会。
  从城镇居民来看,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由2000年的6.26台增加到2008年的163.27台,增长了26倍;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从2001年的0.4辆增加到2008年的3.3辆,增长了8.25倍;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从2001年的7.86台增加到2008年的43.37台,增长了5.52倍。
  从农村居民来看,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由2001年的1.7台增加到2008年的53.8台,增长了31.65倍;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从2001年的7.2辆增加到2008年的19.6辆,增长了2.72倍;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从2001年的21.2台增加到2008年的74.6台。增长了3.52倍。
  四、形成层次分明的不同购买力层次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贵州省城乡居民逐渐体现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呈金字塔状分布。处在金字塔顶端的高收入阶层,恩格尔系数较低,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处在金字塔中央的中等收入阶层,恩格尔系数居中,而在金字塔底端的低收入阶层恩格尔系数最大,任然处在温饱线上。
  三种不同的消费群体具有不同的消费特征,也形成不同的消费层次,由此对消费品和服务供给的需求形成多元化,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所以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看,高收入阶层是引领消费新潮流、消费上水平、质量上档次的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整体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主体力量,低收入群体是消费总量持续扩张的主要力量。
  五、居民消费国际化特征更加明显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贵州省城乡居民消费国际化特征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对境外商品的品种、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增加,消费档次提高。据海关统计,2007年贵州省进口商品总额为80772万美元,比2000年进口总额的23942万美元,绝对值增加了56830万元,相对值增长了3.37倍。其中,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2007年进口总额为491万美元,2000年进口总额为66万美元,增长了7.44倍;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机器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象、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2007年进口总额为9918万美元,2000年进口总额为4917万美元,增长了2.02倍。进口商品的快速增长,表明居民消费已渐趋国际化,消费档次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贵州年鉴社编.贵州年鉴(1983--2009).贵州年鉴社.
2 贵州省统计局编.贵州统计年鉴(1983--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3 宋跃征,严先溥,杜燕.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M】统计方略.2007.9
4 郭新华, 夏瑞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距【M】.经济问题探索.2010.6
关键字:金融,贵州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