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研析

论文导读:通过访谈得知,山东省竞技体操教练员的文凭获取渠道并不只是从正规院校全日制学习得来的,一些教练员是通过各种函授获得的。
关键词:竞技体操教练员,现状,调查与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济南、青岛、烟台、新泰、淄博、济宁、潍坊等地市体操学校和省体校的教练员。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1.2.2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教练员的数量
  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来源于各地市体操学校,各学校的教练员是后备人才的培养者。目前,山东省各地市体操学校的教练员共有53人。这些教练员能否满足当前的需要,可以通过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数量比反映出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若干问题的说明》规定,专业体校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限额比例为1:6-10;业余体校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限额比例为1:8-12。山东省所有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备比为1:5-6。在所有的体操学校当中,济南、新泰体操学校的教练员与运动员配备比为1:2-3,教练员很充足;青岛体操学校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备比为1:5;潍坊、淄博、济宁体操学校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备比为1:8;只有烟台市体操学校的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备比为1:10。由此看出,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备比符合国家体育总局的标准,教练员的数量是可以满足当前需求的。
  2.2教练员的来源情况
  在山东省各体操学校的教练员中,有39.6%的教练员是退役后直接任教,有26.4%的教练员是退役后进入体育院校学习后任教,只有34%的教练员是体育院校毕业后任教。有过运动经历的教练员在所有教练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部分教练员具有丰富的运动训练和比赛经验,但是在文化素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尚不能满足当代竞技体操对教练员的要求。
  随着竞技体操的发展,对教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合理的教练员结构是保证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通过管理人员调查问卷得知,当问及教练员队伍结构时,57%的管理人员选择了“合理搭配退役优秀运动员与高校优异毕业生经过教练员培训的人员”,43%的管理人员选择了“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经过教练员岗位培训人员”。教练员自身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因此合理搭配教练员队伍至关重要。
  2.3教练员的年龄、学历、职称
  年龄结构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各年龄阶段人数的比例关系,教练员年龄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决定和反映这一人才群体的创造力。从山东省体操教练员年龄结构上分析,40岁以上的有10人,30-39岁的有29人,20-29岁的有14人。从总体上来看,山东省教练员各年龄阶段衔接比较紧密,人数比较均衡,说明教练员队伍的梯队建设比较合理。山东省教练员年龄在30-39岁阶段的人数最多,这个阶段是人的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是战斗力最强的时期,这对于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很有益的。
  教练员的学历代表着接受正规教育程度,学历是衡量教练员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同时也预示着其训练、科研的潜在能力。山东省竞技体操教练员的学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山东省竞技体操教练员队伍文化程度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中专学历的有4人,大专学历的有20人,本科学历的有28人,人数最多,研究生学历的只有1人。虽然教练员的学历普遍提高了,但是这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第一,高学历的教练员仍然比较少,尽管在教练员队伍中本科学历的有28
  人,占总人数的52.8%,但是在这些教练员当中还有很多不具有学士学位的,研究生学历的只有一人。
  第二,学历的含金量不足。通过访谈得知,山东省竞技体操教练员的文凭获取渠道并不只是从正规院校全日制学习得来的,一些教练员是通过各种函授获得的。由于目前在成人教育上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很难保证这些教练员获得文凭的质量,造成学历的含金量不足。
  职称的高低也是教练员水平高低的一种表现。当前,山东省竞技体操教练员的职称状况不理想。从表13得知,国家级教练员只有1人,高级教练员6人,中级教练员20人,初级教练员18人,另外还有8人为助理教练员。可以看出,我省竞技体操教练员高级职称人数偏少,初级职称的人数占了将近一半。这与当前竞技体操事业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将是影响我省竞技体操后备力量培养和竞技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
  2.4教练员的执教情况
  执教年限是教练员的执教经验的一种体现。在我省53名教练员当中,执教年限在21年以上的有1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0.8%,执教年限在11-20年的有14人,占26.4%。这表明山东省竞技体操教练员队伍整体上的执教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
  2.5教练员岗位培训情况
  对教练员进行培训是提高其执教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所调查的教练员当中,所有的教练员都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培训,但是参加的培训形式、次数、级别不同。通过访谈得知,很多体操教练员在发表论文方面都有困难,很多教练员不懂得表述,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训练心得体会用文字表达出来,特别是年龄大的教练员表现的尤为突出,这说明教练员的科研知识欠缺。被调查的教练员认为需要补充完善的知识,并主要集中在体育理论、体操专项知识、心理学、科研等方面。
  对于培训的级别,在山东省53名被调查的教练员当中,只有23名教练员参加过省级或省级以上的专业培训,占总人数的44.2%;有14名教练员参加过市级培训,占总人数的26.9%。可以看出,山东省教练员参加的专业培训太少,高级别的培训更是少之又少,山东省对于教练员的培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山东省对教练员进行培训的形式有教练员培训班、跟队学习、老教练员帮带、举办教练员专题讲座等。山东省有88.5%的教练员选择了“参加教练员培训班”,有32.7%的教练员选择了“跟队学习”,42.3%的选择了“老教练帮带”,32.7%的教练员选择了“举办教练员专题讲座”。可见,山东省教练员培训的主要形式是让教练员参加培训班。通过以上分析,建议山东省体操管理中心为了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质,不仅要考虑到为教练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举办教练员专题讲座,而且还应该注重教练员的实践学习、发挥中心老教练的作用,同时要保证教练员会议以及开展教练员之间交流的经常性和长期性。
    2.6教练员工作积极性问题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运动训练理论,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教练员积极性的高低影响着教练员科学化训练的水平。通过调查得知,有53.8%的教练员对自己所从事的教练工作持“不满意”态度。在问及不满意的原因时,有71.4%的教练员选择了“训练条件差,培养输送人才困难”,50%的教练员选择了“体操社会大环境不理想,地位低”,32.1%的教练员选择了“领导不重视,待遇低”。此外,还存在领导水平低、教练员奖惩制度不合理、教练员应该得到的奖励得不到兑现等原因。
  在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教练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付出与回报不平衡,就会影响到教练员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解除教练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3 结论
  3.1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备比符合国家体育总局的标准,教练员的数量是可以满足当前需求的。我省教练员年龄在30岁-39岁阶段的人数最多,这对于我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很有益的。
  3.2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教练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高学历的教练员仍然比较少,学历的含金量不足;教练员培训的主要形式是教练员培训班,教练员参加的专业培训太少等方面。
  3.3部分教练员缺乏敬业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教练员奖惩制度不合理、教练员应该得到的奖励得不到兑现、个别领导水平低等原因。

参考文献
[1]王君侠等.论现代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模式及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32-35
[2]侯云等.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现状分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14-15
[3]周静等.上海市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77-79
[4]王永明.山西省竞技体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5.4:92-95
[5]阳锡禹等.湖南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5.3:117-119
[6]骆意.湖南两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7:82-85
 

关键字:社会科学,山东,泰安,新泰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