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消费

论文导读: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是前沿阵地,农村体育消费是基础性、根本性消费,能活跃体育消费市场,促进相关体育产业发展。
关键词:农村,体育消费,新思路

  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我国的国情决定,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是前沿阵地,农村体育消费是基础性、根本性消费,能活跃体育消费市场, 促进相关体育产业发展。
  1 体育消费的概念及内涵
  消费是指人们消耗物质以满足生活需要的过程。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体育消费, 通常指人们用于体育的个人支出。狭义的体育消费,主要指在参与体育运动活动中或观看运动比赛过程中, 对体育服务性的产品及与体育活动有直接关系的体育实物消费品、精神产品等体育资料的消费。广义的体育消费还包括各种间接的体育消费, 即为参加体育活动和观看比赛而支付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餐饮费用等。论文格式。
  2 农村体育消费的地位和功能
  2.1农村体育消费是基础性、根本性消费
  我国是一个有9亿农业人口的国家。“三农”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农村市场在国内市场结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改变目前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不旺、启动难度大的不利局面,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市场,充分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最大程度地释放农村的潜在需求。如果没有农村的体育消费,体育健身,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不完整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目标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因此农村体育消费是基础性、根本性消费。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2 娱乐身心, 增强体质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法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国家提倡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我国于1995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继续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过程中,正在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宪法明确了体育的一项最基本功能。另外,参与体育活动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自然的适应能力,精力充沛,延年益寿, 这都是体育消费。其次还有娱乐功能,娱乐是人们的天性,可消除烦恼,给予快乐, 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因素。无论是观赏运动竞赛还是参与体育活动都可以愉悦身心,尤其是那些趣味性较强的娱乐体育活动,以寻求轻松愉快的感情体验为主要目标,在发挥健身作用的同时,也得到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融合到农村生活中去,丰富农村生活内容。减少了农村不良陋习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2.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体育被正式列入第三产业,从而使其产业性质得到确认。从体育产业的内容可以看出体育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服装、旅游、交通通讯、食品卫生、信息服务等。
  农村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潜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对生活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消费观念主要是为提供和改善衣食住行的物质条件而努力,主要考虑的是物的消费和需求,而现代消费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人类可持续发展道路满足需要,主要考虑的是人,‘以人为本’‘健康消费’这种观念更新有着深刻的意义”。如: 家庭住房的装饰不仅只是考虑材料的美观大方,也注重个人生活情趣与爱好, 同时材料是否危害人的健康成为更重要的选择条件。“以人为本”的理念必然要考虑人的健康,而进行体育活动,是增进身体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从农村体育消费提供了更广的空间,活跃了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了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论文格式。
  3 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消费的新思路
  3.1 创建体育健身环境
  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是体育消费的保障。随着社会化的生活方式进程,人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人们精力充沛和空闲时间越多,给人们提供的全面发展机会也越多,农村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机会也越多。由于农村体育基础差,体育活动场所少和体育指导力量薄弱,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很难上新台阶,所以说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体育指导力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地改善。但农村具有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以及山脉高原等优越的自然环境。因此体育基层部门应切实利用好现有的体育环境条件,结合地方特点和实际情况,创设新的体育环境, 从而带动农民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3.2 更新体育消费观念
    体育消费观念对体育消费有着比较大的影响。随着社会文化、经济、体育的发展, 农村体育消费意识有了一定的转变, 但消费意识仍然不是很强, 因此要加强引导和宣传, 大众传播媒介应积极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舆论导向。论文格式。强化体育消费意识, 改变把体育作为纯福利性事业的旧观念, 建立“花钱买健康”的新的体育消费观, 树立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自我健康投资、科学健身观念,使体育活动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一种习惯。调查表明,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和体育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加。但也应看到,还有一部分人对体育没有兴趣、体育消费观念认识不足,这将成为制约农民体育消费的不利因素。必须做好宣传,通过宣传丰富他们的健身知识,形成社会舆论,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3.3 扩大体育消费内需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晓敏说,健身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高消费。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农村经济、地域等特点开发相应的体育市场, 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使市场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又由于性别、年龄、兴趣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体育项目有着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要求,因此要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 使这些项目既有利当代,又造福子孙后代。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扩大内需投资项目纳入监督工作范围,突出监督重点,提高监督实效,真正把扩大内需项目建成科学合理、质量优良、效果理想、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M].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C].中共中央十三次代表大会,天津: 天津市委党校,1998.176-220
[2] 田雨普.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J].体育科学, 1999(4) : 4-8
[3]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1. 18-20
[4] 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5]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
[6] 卢元镇,臧超美, 等.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1
 

关键字:社会科学,北京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