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探究

  自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以来,“互联网+”行动计划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其中“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业进行深度融合而产生的新业态。2013年以来,在线理财支付、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模式跃然成为金融业乃至社会的新热点,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也相继获批,这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冲击。因此,本文将基于互联网金融理念,尝试预判互联网金融模式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可能带来的利弊影响,进而结合实际,提出银行业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挑战的措施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特点

  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尚未完全定型,其功能、规模与传统银行业相较而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也不够健全。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尚未形成颠覆性的行业变革影响。但展望未来,基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理念特点,以及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态势,本文认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模式相融合产生的模式革新,将是适应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金融二次脱媒,有可能颠覆现有金融业的发展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转变。

  (一)市场形态从寡头垄断转变为完全竞争

  传统金融市场是“享受政府隐性保护”的寡头垄断市场。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金融市场格局将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形态。一是市场主体多元化,资金提供方、需求方和中介机构变得数量庞大,将彻底打破资金中介结构的寡头地位。二是市场主体流动性强,进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技术障碍或阻力小,“用脚投票”的意愿和能力较强。三是市场信息较充分,云技术的出现,使任何金融主体均能掌握相对充分的金融市场信息,将打破传统金融模式“赖以生存”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四是市场价格公正化,在充分监管的前提下,资金价格贴近市场均衡价格,任何金融主体都难以通过单独的市场行为操纵利率或汇率等资金价格。

  (二)资金流通从单向结点转变立体多元

  传统金融模式的资金流通必须以实体机构为依托,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的资金流向均呈现结点放射状。互联网金融则将完全革新资金流通形式。一是流通渠道网络化,互联网金融可拥有“多对多”、“多对一”等网络化的资金流通模式,如众筹、P2P等模式。二是流通操作虚拟化,可直接在互联网环境实时完成财富管理、支付结算等资金流通操作,不需通过银行实体网点完成资金划转等,如余额宝等产品。三是流通方向清晰化,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社会资金流通路径将更为清晰,有助于实现资金配置的优化。

  (三)信用支撑从实物授信转变虚实并信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信用支撑主要依靠经济主体的资本和资产能力来反映。资本资产越多,融资能力就越强,客观上导致出现金融业“嫌贫爱富”现象。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不仅可掌握经济主体的资本和资产能力,还可全面掌握其资金流向、风险偏好等微数据。假设经济主体是完整人体,资本和资产能力视同其“五脏六腑”健康情况,资金流向、个性偏好等则视同其“循环系统”乃至“毛细血管”的健康程度。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金融机构的信用判断依据更为多元化,信用支撑体系也更为立体全面,能更充分、有效地甄别和判断经济主体的“健康水平”即信用风险能力。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社会资金融通。下面,本文将围绕资金的买入、卖出及其过程中的信用支撑,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所产生的利弊影响。

  (一)对募集资金的影响

  (1)总量影响。在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直接冲击下,银行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规模明显减少,导致商业银行原有的存款结构红利快速消失。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导致存款、理财产品等资金产品结构产生显著变化,削弱了银行业在募集资金的规模优势。与此同时,在社会融资量保持相对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随着互联网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进入,将进一步加剧资金募集市场的竞争程度。

  (2)价格影响。传统金融模式的利率由央行或主要银行机构来厘定,利差收入成为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机构的资金价格议价能力被削弱,利率等资金价格将转变为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均衡价格,这将使商业银行丧失长期获有的价格红利。如当前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倒逼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或推出同类型产品吸引资金,最终导致资金价格的整体提高。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重建资金定价机制。

  (3)渠道影响。目前,银行业募集资金主要依靠营业网点等吸收存款,单笔资金成本较高。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资金持有者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等虚拟化渠道实现财富归集管理等功能,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可根据资金持有者需要,提供更贴近的资金归集服务。因此,互联网金融将大大削弱传统银行业的资金募集渠道优势。

  (二)对资金投放的影响

  (1)资源配置。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传统银行业主要依赖客户提出资金需求,经内部层层比选和汇总,最终确定信贷资金安排,属于被动式的资源配置模式。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金融机构可通过数据管理,清晰准确地掌握甚至预测各区域、各行业乃至各客户的融资需求总量、利率等因素,从而可以因需合理配置信贷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度。

  (2)期限匹配。目前,传统银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期限匹配特点是“借短贷长”或“借短贷短”,资金流动性管理要求较高。但在互联网金融中,可根据资金需求方的期限要求,多渠道募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资金,使得信贷期限配置趋向合理,有效规避资金期限错配的风险,如P2P模式。   (三)对风险控制的影响

  (1)补齐短板。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传统银行业可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实时、动态掌握企业经营现金流、工资账户变动等经营变化情况,多渠道掌握企业客户信息,提升对企业客户的风险甄别与管控能力,健全风险管控体系,保证信贷资产安全。

  (2)输出优势。目前,网络金融欺诈、项目投资风险等问题屡有发生。这充分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亟需健全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与此同时,传统银行业已构建相对成熟的风险内控体系,可在互联网金融中塑造风险管控品牌,在满足自身业务需要的同时,适时向外部输出“智力”服务,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风险内控指引。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将促使各银行差异化经营“领地”的边界进一步淡化,融资领域趋于同质化、白热化竞争。但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融资需求方可通过互联网物色、筛选不同类型的资金供给方,包括投资、贷款、债券和信托等资金来源;资金供给方同样可在互联网中比选各类融资产品、模式,甚至直接与融资需求者对接。因此,互联网金融将再次加速金融脱媒进程,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模式下最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地位将受到挑战。

  三、传统银行业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措施建议

  当前,互联网金融已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态势,对传统银行业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银行业应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倒逼自身改革,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优化扩展资金募集网络

  打破网点吸存的渠道依赖,扩展资金募集渠道,缩短资金募集环节链,构建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资金募集网络。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力量,从资金持有者的管理习惯出发,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从银行网点吸收存款,扩展到从网络向所有资金供给者直接募集资金,虚实结合,最大范围、最大限度、最低成本地募集资金。

  (二)实施差异化业务品牌战略

  打造具有市场领导力的融资品牌。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差异化产品或定位将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要根据市场需要,整合内部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动收缩竞争力较弱的融资业务,强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融资业务,着力打造公众认知度高、专业性强的业务品牌。同时,互联网金融将可能开启银行机构混业经营的新时代,银行业要发挥牌照功能优势,积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撬动引领不同类型的资金资本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客户的综合融资需求。

  (三)借力扩大战略客户群体

  要借力互联网企业扩大战略客户群体,并增强战略客户对银行机构的粘性。要加强与互联网公司的战略合作,争取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支持共享等,扩大市场客户信息的掌握范围,提高市场客户信息的“耕耘”深度。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力量,为战略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贴身服务,增强战略客户对银行业务的粘性,提升银行战略客户群的忠诚度,并扩大战略客户群体的规模与多样性。

  (四)健全电子银行服务功能

  便捷安全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点。银行业应运用互联网技术,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资金支付结算功能,满足企业客户端的使用需求,吸引和留住企业客户;另一方面,要根据新业务、新产品的特点,研发与之相匹配的IT系统,努力实现精细化、准确化和数据化管理,提高业务支撑能力。

  互联网业和金融业的整合,将加速消亡传统银行机构的制度红利、结构红利和期限红利等等,对传统银行业带来显著的冲击影响。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改革颠覆的脚步已在加快。传统银行业需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通过深化改革,创造出新的改革红利,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拥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为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

  [作者简介:徐仕政(1983―),男,广东清远人。]

关键字:金融,广东,深圳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