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PCR鉴定鸵鸟肉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刘鹏鹏,尚才人,黄建锋,周志南,吴渊,姜侃*

 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8)

摘要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鸵鸟肉的方法。根据鸵鸟特异基因(NCBI序列号:AB254879)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扩增鸵鸟特异基因,并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所设计的引物特异性良好,鸵鸟肉DNA扩增后产生112 b p的特异性条带,而其他肉类未见该特异性条带;该方法在核酸水平检出限为0.01 n g,样品水平检出限为0.1%。该方法快速准确、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为鸵鸟肉鉴别真假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鸵鸟源成分;掺假;检测

  随着时代进步,消费者对肉类营养及品质的要求变得更高。鸵鸟肉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可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加之鸵鸟无疫情侵害,鸵鸟肉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绿色健康食品。近年来国内人工饲养鸵鸟成为新兴的畜牧产业,但由于人工饲养鸵鸟规模仍比较小,鸵鸟肉价格比其他肉制品高出许多,受利益驱使不良商家以成本低廉的肉冒充鸵鸟肉,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对市场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鸵鸟肉鉴定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肉品种类鉴定主要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蛋白质为基础,另一类则以核酸为基础。以蛋白质为基础的方法是利用免疫分析法检测特异性蛋白质,通过抗体及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判读结果,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esorbent assay,ELISA)、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流免疫电泳(Counter immune electrophoresis,CIE)及层析分析法(Chromatography)等,但此法受限于产品因受热、加压及化学处理后蛋白质变性,导致目标蛋白无法检出。而以核酸为基础的分析法主要是利用杂交法( Hybridisation)、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来达到定性及定量的目的,其中PCR因具有特异性、高灵敏性及快

速性的优点,较其他方法广泛应用于肉类品种鉴定分析。

 试验以鸵鸟肉为研究对象,设计特异引物组,并用其他肉制品混合鸵鸟肉进行检测,建立鸵鸟肉鉴别方法,以期作为我国建立鸵鸟肉定性鉴定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RNA提取试剂盒、反转录试剂盒:TAKARA;2×Taq PCR Master Mix:  Tiangen;琼脂糖:法国Biowest。试验所需鸵鸟肉、鸡肉、鸭肉、猪肉和牛肉:市售。

1.2仪器与设备

 Veriti梯度PCR仪:美国ABI公司;基础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自动凝胶成像系统:美国Bio-Rad公司;DU730核酸蛋白分析仪:美国Backman公司。

1.3方法

1.3.1引物设计

 根据鸵鸟特异基因(NCBI序列号:AB254879)

1.3.2  RNA提取与反转录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样品RNA,分光光度计测试OD260及OD280的,反转录得到的c DNA于-20℃冰箱保存备用。

1.3.3  PCR反应条件

1.3.4特异性试验

 取鸵鸟肉、鸡肉、鸭肉、猪肉、牛肉和羊肉分别按1.3.2进行c DNA制备,并按照1.3.3进行PCR反应,反应结束后,电泳并照相保存。

1.3.5灵敏度试验

 将提取后的鸵鸟c DNA经梯度稀释后浓度为100,10,1,0.1和0.01 n g,作为检测模板,按1.3.3建立的方法进行试验,在核酸水平上确定方法检出限。

1.3.6混合肉样检出限的测定

 为了确定该检测方法在样品水平对混合量的检测极限值,将鸵鸟肉分别与牛、猪、鸡、鸭肉混合均匀,制成含鸵鸟肉成分分别为1%,0.1%和0.01%的混合样,每种混合样制备1 000 g,以1.3.2介绍的方法提取混合肉样DNA作为模板,以1.3.3建立的方法进行试验。

2结果与分析

2.1  PCR鉴定鸵鸟成分的特异性

 结果如图1所示,鸵鸟肉样品可观察到产物大小为112 b p的特异性条带,牛、猪、鸡和鸭肉均没有该特异条带,说明试验所设计的引物不会与其他产生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试验所建立的PCR体系可正确扩增出预期产物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2.2  PCR鉴定鸵鸟成分的灵敏性  

结果如图2所示,可观察到产物大小为112 b p的特异性条带,随着核酸浓度减少,其条带越来越暗且较细。当反应体系中DNA模板为0.01 n g时,经PCR扩增电泳后,仍可见明显特异性条带,方法检测限可达0.01n g。

2.3混合肉样检出限

  结果显示,在牛、羊、鸡和鸭肉中含有1%、0.1%鸵鸟肉时,检测体系均能准确给出检测结果。但当鸵鸟肉含量为0.01%时,特异性条带不明显。说明鸵鸟源性检测体系对肉制品掺杂比例检测极限可达0.1%。

3结论与讨论

 几年来,肉制品中动物源成分的掺假现象屡见不鲜,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影响着市场秩序。动物源成分的鉴定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市场上常见的鸡、鸭、鹅、牛、羊、猪、马、驴和兔等成分鉴定,国家已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标准。鸵鸟肉因其营养价值高消费市场越来越大,市场上以廉价肉冒充鸵鸟肉的现象层出不穷,而针对鸵鸟肉成分的鉴定仍鲜见文献报道,鸵鸟肉鉴定方法的落后严重影响了鸵鸟肉制品的监管。

 PCR因具有特异性、高灵敏性及快速性的优点,较其他方法广泛应用于肉类品种鉴定分析。试验运用PCR技术原理,根据鸵鸟特异基因序列(NCBI序列号:AB254879)设计引物,扩增电泳后结果表明,所设计引物特异性良好,不与其他肉类产生交叉反应。本研究分别在核酸和样品水平对方法的检出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核酸水平上检测灵敏度可达0.01 n g。混合肉样检测结果显示,鸵鸟源性检测体系对肉制品掺杂比例检测限可达0.1%。该方法检测限与同类方法检测限基本一致,能满足肉类掺假中肉种类的鉴定。

  试验建立的鸵鸟源鉴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为食品监管部门鉴别真假鸵鸟肉提供技术支持。另外,该方法只是建立了鸵鸟肉鉴定的定性方法,如何定量检测鸵鸟肉成分的含量成为接下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关键字: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