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SDS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溶胀规律的研究

 张学盈,崔永岩*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天津300457)

摘要通过预热处理,制备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改性,戊二醛交联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凝胶。研究了SDS对预处理溶液性质、凝固时间及凝胶溶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DS含量为0.5%时,预处理溶液的黏度值最低,为14.8 m Pa .s;当SDS含量为0.3%时,SPI预处理溶液的凝固时间达到最小值8min,凝胶平衡溶胀率可达到115.67 g/g。对凝胶的溶胀率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结果显示,未4:SDS改性和经过改性的凝胶溶胀特征指数n均在0.5以下,属于

Fickian扩散。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十二烷基磺酸钠:戊二醛;溶胀动力学

 大豆分离蛋白( Soy protein isolate,SPI)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含量极高的植物蛋白,具有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属于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可部分取代不可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大豆分离蛋白具有乳化性、起泡性和凝胶性等特点,其中凝胶性十分重要。凝胶通过交联的网状结构吸收和保持大量水分,但天然大豆蛋白形成凝胶溶胀率较低,通过改变分子链上离子种类、数量或改变凝胶结构,均可达到提高溶胀率的效果。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改性SPI,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改性SPI凝胶。测定了SDS对SPI预处理溶液黏度值、透光率和凝固时间的影响,讨论SDS对SPI水溶液的分散状态的改善作用;测定了各组改性凝胶的溶胀率,并对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分析,讨论改性凝胶在水中溶胀的扩散类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大豆分离蛋白( SPI):食品级,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戊二醛: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氢氧化钠( Na OH):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蒸馏水:实验室自制。

1.2仪器与设备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郑州杜甫仪器厂;pH计:PHS-3C,上海佑科仪器有限公司;旋转式黏度计:NDJ-79,同济大学机电厂;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UV759S,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冷冻干燥机:FD-1,北京德天佑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JSM-6380LV,日本JEOL公司。

1.3方法

1.3.1改性SPI凝胶的制备

 将9 g SPI和一定量SDS分散于100 m L去离子水中,置于65 0C水浴处理30 min,水浴过程中使用2mol/L的Na OH调整pH为12。加热结束后以3 000 r/min的离心条件脱泡5 min,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磁力搅拌装置上,边搅拌边加入25%戊二醛500μ L。凝胶形成后于4℃条件下静置48 h,随后放人-18℃的冷冻室中冷冻,并利用冷冻干燥机进行干燥,可制得改性干凝胶。

1.3.2溶液性质的测定

  将未加入交联剂的预处理溶液于室温下静置2h。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550 nm波长下测量溶液的透光率;使用旋转黏度计测量溶液的黏度。

1.3.3凝固时间的测定

 在溶液中滴入交联剂后充分搅拌30 s,待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后停止搅拌并重新计时,每隔1 min倾斜烧杯,直至在烧杯壁上形成一层稳定均匀的凝胶层,记该时间为凝胶的凝固时间。

1.3.4溶胀动力学测试

1.3.5扫描电镜观测

  分别取各组冷冻干燥后的干凝胶置于液氮中,进行脆断。将断面进行喷金处理,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内进行观察,放大倍数为100倍,观察凝胶的微观结构。

2结果与分析

2.1  SDS改性SPI溶液的性质

  如图1所示,预处理SPI溶液的透光率和黏度值呈现对应关系,即黏度值下降则透光率升高。当SDS含量为0.5%时,溶液的黏度值为14.8 m Pa.s,此时的溶液的透光率为22.2%。溶液的黏度值反映了SPI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即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黏度值越低则分散程度越高。SDS的加入破坏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结合,促进了肽链的展开,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均匀的凝胶结构。

2.2  SDS对SPI凝固时间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适量SDS的加入对降低SPI凝胶的凝固时间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当SDS含量为0.3%时,凝固时间可降至8 min,继续增加SDS的含量,凝固时间则会上升。SDS是一种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其长烃链可与蛋白质的非极性侧链基团产生疏水结合;其亲水部分与蛋白质不带电荷的极性侧链形成氢键。适量SDS的加入缩短了凝固时间,这是由于SDS的加入破坏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结合,对肽链的展开起到了促进作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得到伸展,从而暴露出更多的疏水基团,而疏水性的增加对二硫键和凝胶网络的形成均有一定作用。过量的SDS会使蛋白质分子变形,导致分子间作用力增强,不利于肽链的展开和凝胶网络的形成,从而导致凝固时间延长,这也解释了过量的SDS会使SPI溶液的黏度值上升。

2.3  SDS对SPI溶胀动力学的影响

 如图3所示,随着SDS含量的增加,SPI干凝胶的溶胀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溶胀速率没有明显变化,当SDS含量为0.3%时,凝胶的平衡溶胀率最高,为115.67 g/g。SDS的烃链与蛋白质的非极性侧链结合,固定于粒子表面,其所携带的磺酰基为亲水基团,从而使得蛋白质分子更容易与溶剂结合,溶胀率也有所提升。另外,凝胶结构更加均匀、疏松也有利于溶剂进入凝胶内部,从而溶胀率升高。当SDS含量继续增加时,凝胶的溶胀率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凝胶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的。

拟合直线的斜率,是凝胶的特征指数,可描述凝胶在溶剂中的溶胀机理,进一步确定溶剂扩散速度和聚合物链段松弛速度的关系。当,n≤0.5时,溶剂的扩散类型为Fickian扩散,此时小分子的扩散对溶胀起决定作用,聚合物链段几乎不松弛;当0.5<n<1时,属于非Fickian扩散,此时溶剂的扩散速度与聚合物链段的松弛速度相当;当,n≥1时,溶胀类型属于松弛平衡扩散,大分子链的松弛起决定作用。

 由表1可知,未经SDS改性和经过改性后的SPI凝胶的,n值均在0.5以下,且相关系数R均超过0.99,说明其拟合程度较高,凝胶溶胀过程属于Fickian扩散。在凝胶溶胀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链几乎不松动,无法通过链段伸展来提高吸水能力,溶胀速率基本取决于水

分子进入凝胶网络的速度。

2.4  SDS对SPI凝胶结构的影响

  SDS含量对SPI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未添加SDS的SPI凝胶的网孔结构不完整,且较为松散。少量添加SDS后(图5b~5c),凝胶可形成较为完整的网络结构,这是由于SDS的加入促进了SPI分子链的伸张,使得交联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凝胶的稳定性和溶胀率。随着SDS含量的持续升高(图5d~5e).凝胶的网络结构变得更加致密、网孔尺寸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但这种结构使得水分子进入凝胶网络时所受到的阻力增加,导致了凝胶溶胀率的下降,该结论也与图3所示数据相吻合。

3结论

 SDS可以促进SPI分子链在溶液中的伸展,有利于形成质地均匀、溶胀率高的凝胶。

 1)当SDS含量为0.5%时,预处理溶液的黏度出现最小值,为14.8 m Pa.s,此时溶液的透光率为22.2%.SPI在水中的分散情况最好。

 2)当SDS含量为0.3%时,在戊二醛交联的条件下,溶液的凝固速度最快,为8 min,且溶胀率达到最大值115.67 g/g,凝胶网络结构规则。

 3)当SDS含量超过0.5%时,凝胶的凝固时间延长,凝胶结构更为致密,不利于溶胀率的提高。

关键字: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