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技术动态 > 正文
刍论新时期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

论文导读:所谓“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感情以及有关的行为习惯。师德修养,是指教师在内心对师德范畴内涵的价值认知不断深化、趋同的认识过程和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的实践磨练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直面师德修养的新问题、新变化,探索师德修养的基本价值取向,对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师德,修养,价值取向

  所谓“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感情以及有关的行为习惯。师德的主要内容是:热爱教育职业,热爱学生,有敬业和奉献精神,具备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言传身教,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能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论文参考。在教师的师德范畴中,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核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基本要求。师德修养,是指教师在内心对师德范畴内涵的价值认知不断深化、趋同的认识过程和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的实践磨练活动。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师德修养。《礼记》曰:“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师德修养对教师来讲是个老话题,但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师德修养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直面师德修养的新问题、新变化,探索师德修养的基本价值取向,对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幼儿园教师献身教育、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为发展我国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的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努力。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师德整体素质还是很好的,主要表现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涌现出一批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先进教师典型;职业意识较强,职业心态稳定,能做到爱岗敬业;教学态度认真,工作责任心较强,具有良好的教书育人的品质;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树立了良好的教师风范。论文参考。
  但是,进入新时期后,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修养受到了冲击,教师在德育方面的问题日趋增多,导致一些教师思想情操失落,实利物欲上升,道德水准下降,难以担当为人师表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教师在思想政治上不够坚定。有的政治立场动摇不定,对党的领导缺乏信心;有的政治态度暧昧不清,对大是大非问题漠然处之;有的降低对自己的思想政治要求,对政治产生厌倦情绪,政治理论学习敷衍应付。有的教师敬业精神不强。这些教师仅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由此,有的教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备课不认真;有的教师价值观念扭曲,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对教学敷衍塞责,放松本质工作,热衷于社会兼职,出现随意调课、停课、请人代课等现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2. 师德修养的价值
  师德修养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是教师个体成长成熟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和催化剂。一个教育工作者成长为一名称职教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其中,不无例外的要历经师德修养的磨练。在这一过程中,它需要经过教育教学的反复实践后从心底达成对师德范畴的认知和对职业的崇尚;需要通过实践不断体味教育教学的甜、酸、苦、辣并终能不断地修正错误,坚持操守;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还要历经清贫、寂寞的痛苦洗礼而信仰不变。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大家和当代先进模范教师的成长历程都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师德修养是成就名师、成熟教师的基本要素和催化剂,没有师德修养的磨练就没有教育大家,教师也不会走向成熟。这正是师德修养的根本价值所在。师德修养的价值还在于它还是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核心内容。师德修养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德修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首要方面。教师是教人的,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代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识、品格、智慧、德行等各方面具备较高素质。其中,师德是首要的重要素质。教师队伍水平、师德修养状况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俗语说,“名师出高徒”。毛泽东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加强师德修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思维方式在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中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为我们吸收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更好地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会使消极腐朽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长驱直入,弱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修养就能更好地引领社会文化思想潮流,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师德修养的取向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准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而提升师德修养水准的前提是明确师德修养的取向。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只有明确了师德修养的取向,其修养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完善。师德修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价值取向涉及方方面面。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可概括为下述几点:
  3.1要爱岗敬业。
  就是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崇尚教师职业,忠诚教育事业。对自己的职业选择矢志不移、无怨无悔。干一行爱一行,牢固树立职业认同感。这是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基本前提,也是师德修养之根。论文参考。这个根是必须要扎牢的,这是基础。教育家认为,一个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上有四个不同层次的理解,即畏业、爱业、乐业、创业。这是教师敬业纬度的基本形式,也是一个教师爱岗敬业的不同表现形式。所谓“畏业”是指敬畏自己的职业。当一个教师清醒地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一种“干活挣钱的行业”时,会很怕失去它,那他对教师职业就会具有一种敬畏感,其敬业的精神就始于畏业。畏业者对职业能尽职尽责,爱业者能自立自强,乐业者能无怨无悔,而创业者则表现出一心一意。这四种不同的职业感,虽然层次不同,但都是教师敬业的内在动力。
    3.2 要精通业务。
  这是师德修养的核心内容。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干一行专一行,才能干好这一行。要做到精通业务,就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学习、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作为教师,不论教哪一学科,都必须具备下列诸方面的业务能力,即:全面掌握和运用教材能力,言论能力,善于了解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况的观察力,组织能力,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想象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
  3.3 要有创新能力。
  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和提升学术、科研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参考文献】
[1] 张克中. 做教师[J]. 人民教育, 2009, (24) :48-49
[2] 关俊良. 慎思笃行,言传身教[J]. 计算机教育,2009, (23) :30
[3] 孟凡永. 校长要以教师为镜[J]. 中国教育学刊, 2009, (11) :92
 

关键字:教育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服务列表 - 付费指导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4安装信息网 www.zgazx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93-296 联系电话:0371-61311617 传真:0371-55611201 QQ: 邮箱:zgazxxw@126.com 豫ICP备18030500号-4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安全联盟认证